第十二章 少年应敢闯 朋友唯相知 (第1/2页)

第六回

互相之间忙交友

郑爽有一张鹅蛋脸,眼珠黑亮,两颊微红,周身透着一股青春的气息。

她向大伙鞠躬后说:“我从大草原而来,到这里是个新兵,什么也不会,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教。请孙老师放心,我一定虚心学习,尽快掌握各种化验技术,为祖国、为人民好好工作。”

郑爽,是个高干子弟,但没有通常高干子弟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毛病。她待人平和、为人谦逊。她犹如一股轻风将表面平静得化验室,吹出阵阵涟漪。

张天翼老师有30岁未婚。他长相忠厚朴实,为人直爽。郑爽一来,他非常高兴,经常主动接近她,意图同她谈朋友。

经过兵团锻炼的郑爽,面对张天翼的追求,处理得不卑不亢,既不接受、也不排斥,像面对清风一样淡然。

吾对郑爽面对追求的淡然处之的策略钦佩有加。

吾暗想:“今后,我也要像郑爽那样,面对追求,只要不是可心的人就淡然处之。既不接受她又要给对方留面子,让事情慢慢过去。”

张天翼急得调动关系好的老师为他说好话,而另一些老师就暗地里在郑爽面前说坏话。

围绕郑爽,化验室的老师之间展开一场暗中较量的争夺战。化验室的人都有着知识分子的臭毛病,表面和气,背地里使绊,相互看不起。

他们私底下说:“冷啸天、李国庆虽说是初中毕业,只是有小学5年级的文化水平。”

吾和李国庆听到也不生气,因为两人是学徒工,没有资格评论老师。

而且,他们说的没有错,这是整个70届初中毕业生的知识和文化状态。

化验室的这些人平常交流中,经常是知识和教养的比拼,同时暗含着褒贬之意,关系好的人之间用词多为褒义,关系不好的人之间用词多为贬义。时间长了,吾可以很快区分出他们的亲疏关系。

郑爽、吾、李国庆都尽量远离纠纷,只干自己的事情,对所有人保持一致距离。

练功中,吾感到散手的提高,与大周天和听力的共同进步有很大关系。吾同师父的推手,互有胜负。同四师兄的散手,互有胜负;同三师兄的散手,胜少负多;同二师兄的散手,没有胜机。

大暑时节,夏日炎炎的夜里,宿舍里的温度有30多度,郑尧宗已经对调回山东老家工作;宿舍只剩下吾一个人居住。

市场上当时还没有空调和风扇出售,人们只能开窗通风才能够睡着觉。吾夜里睡觉受了风,突发高烧,躺在宿舍的床上浑身酸懒,最终晕了过去,孤零零的没有人管。

就是这一次高烧,吾体会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孤独滋味。说来也凑巧,此时刘鸿生进屋找吾聊天,他一看吾不对劲,赶紧找同宿舍的胡心诚过来查看。

胡心诚判断是半夜受风引起的高烧。他回宿舍拿来家长给的进口退烧特效药,吾吃了药第二天就退烧了。

胡心诚是和吾同一年分到工厂,父亲是京城某外语大学的领导,由于平时聊得来,对世态炎凉的看法大致相同,此后,吾同他成了“莫逆之交”。

为此,我吟诗一首加以纪念。

《朋友》

人在生病时,别谈孤独,治好才是正路。

身处宿舍里,别再冷落,交友才是正途。

相互结交中,不要肤浅,学识才能巩固。

男女朋友间,能够相识,真心才能相处。

朋友相处时,能够畅谈,相知才会相熟。

成为真朋友,如能长久,交心才会满足。

进厂第一年的晚上,吾除了每天雷打不动地早晚各用一个小时练功外,相互串宿舍聊天,成为吾结识朋友的重要手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