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归途侠义助徽商 (第1/2页)
四人别了林若雪,沿着黄山蜿蜒小径缓缓而下,山间清风拂面,送来阵阵松涛低语,似在诉说着江湖往昔。张无忌负手前行,心中不住揣摩《金刚悟禅经》要义,手中不时以指代剑,轻划虚空,太极剑法的剑路愈发圆融随性,引得旁侧赵敏笑语嫣然:“瞧你,这一路尽顾着钻研武学,莫不是要练出个剑仙来?”
张无忌回神,腼腆一笑:“敏敏莫打趣,觉空大师所赠经书精妙非凡,我不过略有所悟,只盼日后能派上用场。”小昭在旁,目光灵动,接口道:“公子既有进益,日后行走江湖,便更能护大家周全。这一路奇遇不断,倒像江湖有意磨砺咱们呢。”逸尘蹦跳着跟上,兴奋嚷道:“就是就是,等回了蝴蝶谷,我也要苦练武功,像公子这般厉害!”
行至山腰,却见前方官道上尘土飞扬,一支义军队伍浩浩荡荡而来,旗号上一个斗大的“朱”字猎猎作响。张无忌心中一动,暗道:“莫不是朱元璋的队伍?”这朱元璋本是明教出身,投身红巾军后,势力渐大,麾下徐达、常遇春等将领皆是能征善战之士,所率义军纪律严明,多有贫苦百姓投奔,在淮西一带已颇具威名。
队伍渐近,为首一员将领望见四人,勒马高呼:“前方可是张无忌张大教主?”张无忌拱手应道:“正是在下,徐将军,别来无恙。”那将领翻身下马,快步上前,抱拳行礼,正是徐达。他神色恭敬中透着几分急切:“教主,末将可算寻着您了!我等奉朱元帅之命,来徽州筹粮,路过此地。”
赵敏目光流转,轻声问道:“听闻朱元璋义军势头正盛,一路为民请命,可是实情?”徐达面露自豪之色:“姑娘所言不虚!我家元帅心怀天下,欲推翻暴元,救百姓于水火。如今队伍所到之处,开仓放粮,安抚流民,百姓无不夹道欢迎。”
张无忌微微点头,想起江湖诸多纷争、百姓流离之苦,不禁叹道:“如此甚好,苍生有望。只盼朱元帅不忘初心,大业可成。”徐达眼神坚定:“教主放心,我等必肝脑涂地!此番相遇,若教主有空,还望移步与元帅一叙,元帅常念叨,江湖豪杰若能相助,大业必更顺遂。”
张无忌略作思忖,婉拒道:“徐将军好意,无忌心领。只是我等久历江湖,身心俱疲,如今只想回程早作休憩。待日后江湖有需,必不袖日前,我听闻教中兄弟谈及,朱元帅如今为了军务繁忙,似与昔日一些明教兄弟疏远了,我等隐退之人,不便多插手,你且转告他,莫要忘了初心,失了兄弟情义。”徐达闻言,微微一怔,面露些许尴尬,似有苦衷,却又不便多言,只得再次行礼:“既如此,末将便不多扰,教主保重!若有变故,可遣人至军中寻我等。”言罢,翻身上马,率军而去,队伍如龙游沧海,转瞬没入山林。
四人望着远去的义军,各有所思。赵敏轻声道:“这朱元璋,倒真有几分逐鹿天下的气魄,只是不知日后……”她欲言又止,目光望向张无忌。张无忌明白她未尽之言,沉声道:“但愿他能真为百姓谋福,莫让权力迷了心智。江湖与朝堂,虽看似殊途,实则命运相连。咱们虽退隐江湖,可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他背离正道。”
继续前行,路途愈发崎岖,好在四人武功高强,翻山越岭如履平地。行至一处山谷,暮色渐浓,山谷中雾气弥漫,仿若轻纱笼罩。正寻落脚处,忽闻一阵打斗声传来。张无忌身形一闪,率先循声而去,只见一伙山贼正围攻几名商旅,刀光剑影间,商旅们已现颓势,惊恐呼救。
“住手!”张无忌大喝一声,声若洪钟,震得山谷回音阵阵。山贼们受惊,回头望去,见是张无忌四人,却不识得,只当是普通侠客,为首的独眼山贼狞笑一声:“哪来的多管闲事的,识相的赶紧滚,莫要惹爷爷发火!”
张无忌冷哼一声,不待回话,太极剑已如闪电出鞘,“刷刷”几下,剑招灵动,似蛟龙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