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如此精美的宝物! (第2/3页)
底暗暗骂了一句:“老狐狸!”平时他对冯去疾就有看法,两人经常意见相左。
要不是因为太子限期内的税制改革要求,他们两人也不可能携手合作处理赋税征收。目睹冯去疾用甜言蜜语把原本批评太子的话扭转为赞美,李斯内心有些遗憾。这下子,冯去疾这场生死劫算是顺利闯过去了。
“还有谁有话要说?”嬴政果然没生气,只是一扫群臣淡淡问了一句。
“殿下虽然英明果决,对贵族豪绅课以重税。然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应提早考虑如何开源。”
右丞相王绾也立即响应,并学着把批判的话说成了赞誉。他那张利口确实不简单,听上去非常受用。但一直被大家视为耿直的王绾现在竟然拍马屁连眼皮都没眨一下,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王绾接着颂扬太子诛杀豪绅、分土地给百姓的行为是仁政之举。“千古圣贤也不过如此。”但同时表示,“如果咸阳的事件泄露出去,各地豪绅恐怕人人自危,局面或会失控。”
然而,在拍马屁上比起淳于越,王绾就显得小巫见大巫了。那位素来顽固守旧的老儒这时一本正经地歌颂起太子,言辞诚恳而坚定。那些溢美之词让在场的人目瞪口呆,简直是肉麻不已。
,!
曾经被他批得体无完肤的太子一眨眼变成了名垂千古的伟大人物。淳于越大步退归本位,神态昂首,仿佛刚刚获得一场巨大胜利。
在众人看来,所谓的尊严、声望,在太子嬴子夜前都不如一家老小要紧。晚节与脸面更是微不足道。
之后,众大臣也开始将之前的谏言再度翻唱成对太子的阿谀奉承。原本的大秦国危亡言论,转眼间变为了太平盛世的美好赞歌。
这一场戏看得所有人都忍不住想要捂住脸,真是一群不知羞耻的老滑头!
“众位大臣言之有理,夜儿,你有何应对之策吗?”嬴政耐着性子,在听完众大臣的报告后问道。
“回父皇,钱粮之事,不过是小事一桩,不必太过在意。”嬴子夜微微拱手,轻描淡写地回答道。
“钱粮之事竟是小事?”嬴政眨了眨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毕竟,废除了口赋和杂赋之后,朝廷收入骤减,而征缴自贵族豪绅的钱财也几近耗尽。如果再无良策,国库将再次陷入匮乏。而刚才的大臣们也都对此毫无头绪,可到儿子这儿,就成了区区小事?
他的心中既疑惑又半信半疑。不仅是他,朝中的大臣们听到嬴子夜这番话后也都面面相觑,满脸惊诧。他们实在想不通在税收枯竭、富豪凋敝的情况下,这年轻人凭什么说解决财政问题是小菜一碟?然而若真有解决之道,他们自己则显得过于无能了。
“确实如此,”嬴子夜不紧不慢地说着,“父皇请看这份名单。”
只见他递上了一幅丝帛。
“这是什么?”嬴政迅速扫视了一眼那上面密密麻麻的人名,甚至看到了巴清的名字。
“这是一份大秦境内富商的名单,”嬴子夜解释道,“排在前六的全都是靠盐业致富的巨贾,各个财富足以敌国。”
随后,他反问众人:“父皇可知,这些人为何坐拥如此巨大的财富?”
“自然是因为做盐生意获利颇丰。”嬴政不假思索答道,自古以来,商鞅变法以后放松了对盐铁管控,并允许平民制盐贩盐。
“非也!”嬴子夜否定道。“他们的巨额财富并非来源于食盐销售,而是源于两个字:垄断。尽管我大秦允许民间制售盐铁,但他们却勾结官府,严禁竞争对手入市,仅让自己一家的盐得以销售。因此,久而久之形成了现今六大盐商垄断整个市场的局面。他们通过控制市场,哄抬盐价赚取了大量的不义之财。”
讲到这里,嬴子夜看到嬴政眉头深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