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破解谜题!辽国一石三鸟之计 (第1/2页)

辽国使团再次提出了第二道难题。

六个杯子,前三个装满了水,后三个则是空的。

要求仅移动一个杯子,使得装水的杯子和空杯子交替排列。

这对包拯而言,不过是小菜一碟,一个简单的智力游戏。

然而,对于在场的百官来说,这却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题。

他们反复尝试,但答案似乎总是“不可能”三个字。

即使到了现在,他们仍旧一脸困惑,苦苦思索。

“哈哈,小白脸,来解这个难题吧!我倒要看看你是如何只移动一个杯子,就让装水的杯子和空杯子交替排列。”

辽国使团得意洋洋,脸上满是戏谑之情。

包拯并未多言,径直走向衣着暴露、身材苗条的女使者。

随即拿起第二个杯子,将水倒入第五个杯子中,然后将空杯子放回原位。

如此一来,六个杯子便成功地交替排列。

“什么?还能这样?”

“居然如此简单!”

“我怎么没想到呢?”

百官中有的目瞪口呆,有的则恍然大悟,感到惊讶不已。

“好啊包拯,你果然没让朕失望。”赵桢喜形于色,激动得难以自制。

“包大人不愧是我大宋的第一聪明人。”吕夷简也是笑容满面。

原本担心无法解开难题,给大宋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现在,这种担忧已经烟消云散。

以包拯现在的表现,第三题只怕也是探囊取物,手拿把掐了。

然而,辽国使团此时却开始感到不安起来。

包拯已成功解答了两道题目,如果他侥幸破解了第三题,不仅大辽颜面尽失,还要归还幽云十六州,他们回去后如何向皇上和太后交代。

特别是耶律斜轸。

这次出使大宋,是他主动请缨,连三道谜题也是他的主意。

他曾在萧太后面前信誓旦旦地保证,世上无人能解开他的对联和两道谜题,否则他就自裁谢罪,提头回朝。

眼看着前两道题都被包拯轻松破解,他怎能不焦急?

“包大人,你这是投机取巧,做不得数!”耶律斜轸立刻开始耍赖。

“没错,这已经违背了题意,不算数!”

“不作数!不作数!”

其余使者纷纷附和,叫嚣一片。

大宋君臣见状,脸色均是一沉,想不到辽国使团竟然玩不起了。

“各位稍安勿躁!”包拯气定神闲,从容不迫地道:

“题目只说移动一个杯子,却没说不能往其他杯子内注水,怎么就投机取巧了。”

“再说,除此之外,若诸位还有其他破解之法,包拯便认输。”

辽国使者闻言后,无言以对,都闭上了嘴。

包拯接着道:“既然你们契丹人破解不了,如何说包拯是投机取巧,莫非大辽想要出尔反尔。”

“若是如此,又何必出什么三道谜题,就不怕天下人耻笑吗?”

辽国使臣自知理亏,都默不作声。

耶律斜轸道:“包大人不必多言,这题就算你解了,这不是还有第三题么?”

说罢,拍了拍手。

将第三题请出。

一百零八根粗细均匀的木棍,要求分出头尾。

“唉…”

包拯摇了摇头,契丹人当真是闲得蛋疼。

需要什么样的脑回路,才能想出这么无聊的问题。

“包拯,这道题你有把握吗?”

忽然,吕夷简在包拯耳边低声询问。

显然他心里还是不太有底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