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万寿帝君 (第1/2页)

【1355一月朱元璋攻占和州,整顿部队扰民滋事,掳掠妇女的问题,深得民心。

三月,郭子兴病逝。

小明王委任朱元璋为左副元帅。

四月,怀远常遇春来投,朱元璋让他担任先锋。

徽州谋士朱升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

为取金陵,朱元璋率水军渡江攻克采石,一举拿下盛产稻米的太平。

朱元璋此时的军队,已经是一支训练有素,军纪严明的军队。

朱元璋本人,更是爱抚士卒,积极招贤纳谏。

他被将士们拥戴为“大元帅。”

之后的半年,朱元璋的部队接连占领了和集庆路相邻的芜湖,句容,溧水溧阳等地。

1356年3月,终于占领集庆。

进城之后,对百姓秋毫无犯。

士农工商各安其职。

随后,更是将集庆路改为了应天府。

南京政权正式建立。

而这一年,朱元璋29岁。】

天幕下的刘备,可是羡慕得紧。

想他刘玄德飘零半生,无不是寄人篱下。

颠沛流离,一直到了五十岁才有了地盘。

而这朱元璋二十五从军,二十九就有了自己的根据地。

这发展的速度,还真是迅速啊!

【在有了根据地之后,朱元璋开始开展“广积粮”策略,大力发展军队屯田。

几年下来,府库充盈,军粮充足。

在应天,他还修建了礼贤馆,用来招揽人才。

只是,在朱元璋兴起的同时,也有其他的几路军阀渐渐兴起。

1360年,陈友谅称帝。

陈友谅和张士诚约定,准备东西夹击朱元璋。

在刘伯温的谋划下,朱元璋打得陈友谅节节败退。

1363年,鄱阳湖大战。

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

陈友谅兵败身死。

朱元璋随后又灭张士诚,招降方国珍。

随后,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开始北伐。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于南京登基,国号大明,建元洪武。

276年的大明帝国,从此刻开始。

这年,他四十岁。

十五年征战,一个强大的国家诞生在他的手中。

同年,明军攻占了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恢复了汉民族丧失已久的政权。】

天幕下,各个君王看过了,都是感慨万千。

“这可真是个厉害的后辈啊!开局一个碗,结尾一个国,说的是一点毛病没有!”

天幕下的嬴政不禁感慨。

而刘彻更为看重的,则是朱元璋北击胡人的事情。

“干得好啊!恢复了我汉民族的统治,仅凭这一条功劳,就足以让他在历朝帝王当中名列前茅。”

评论区内,更是充斥着对于朱元璋的赞扬。

【别的不说,朱元璋绝对是得位最正的。】

【别的功劳暂且不提,融合南北已经是齐汉平唐之功。】

【洪武大帝的一生堪称传奇,龙傲天打脸爽文都不敢这么写,但他确确实实做到了。】

【感谢洪武大帝,因为一直有着如洪武大帝这帮人,祖国才没有分裂,才有现在的超级强国。】

【明,是汉文明的再次回归!】

【满:你好。】

【朱元璋有系统。】

【朱元璋最大的功劳是恢复华夏正统。】

【明朝,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