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继续前行 (第1/2页)

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 第157章

张诚站在书房窗前,望着窗外被细雨笼罩的庭院,眉头紧锁。桌上摊开的,是刚刚收到的关于地方匪患的加急密报,以及几封弹劾他改革举措的奏折。自他在官场崭露头角,推行一系列改革以来,明枪暗箭从未停歇,而如今,内忧外患似乎正同时向他逼近。

“大人,苏姑娘和柳姑娘来了。”书童的轻声通报打断了他的思绪。张诚转身,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快请她们进来。”

苏瑶和柳依依携手走进书房,两人皆是一脸关切。苏瑶率先开口:“张郎,我听闻近日朝堂上有人对你诸多非议,可是真的?”她的声音清脆,却难掩焦急。柳依依则默默走到桌前,拿起那几封奏折,细细读来,片刻后,她抬起头,眼中满是忧虑:“这些人分明是在故意刁难,改革触动了他们的利益,便想如此打压你。”

张诚苦笑着摇头:“我早料到改革之路艰难,只是没想到,他们竟如此迫不及待。”他的目光转向那封匪患密报,“更棘手的是,地方匪患日益猖獗,百姓苦不堪言,可朝中竟有人对此视而不见,只想着如何在朝堂上争斗。”

苏瑶走到张诚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张郎,无论如何,我们都会支持你。”柳依依也点头附和:“是啊,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与你一同面对。”张诚看着眼前这两位深爱着他的女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也坚定了继续前行的决心。

与此同时,京城另一处深宅大院中,几位朝中权贵正围坐一堂,面色阴沉。为首的是吏部尚书赵崇礼,他重重地将手中的茶杯摔在桌上:“这个张诚,实在是太不知好歹!推行的那些改革,分明是在断我们的财路!”

户部侍郎钱文渊也跟着抱怨:“他清查田亩、整顿税收,使得我们许多暗中的收入都没了。这次一定要想办法扳倒他,不能让他再这么肆意妄为下去。”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商讨着如何在朝堂上进一步弹劾张诚,让他的改革无法继续推行。他们深知,张诚的存在,对他们多年来的利益集团构成了巨大威胁。

而在偏远的山林中,一股势力正在悄然壮大。匪首王麻子,原本是个贫苦出身的农民,因不堪地方官吏的压榨,愤而落草为寇。他的队伍日益壮大,四处劫富济贫,与官府对抗。此次,他听闻张诚在朝中推行改革,触动了不少权贵的利益,便觉得有机可乘。

“兄弟们,如今朝廷内部混乱,那些当官的都忙着争斗。我们正好可以趁机扩大地盘,多为百姓做点实事!”王麻子站在山寨前,对着一众手下大声说道。他虽为匪,心中却有着自己的道义,只抢那些为富不仁的贪官污吏,对普通百姓秋毫无犯。

张诚深知,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他要在朝堂上应对那些弹劾,向皇帝阐明改革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要亲自前往匪患严重的地区,了解实情,制定剿匪策略。

在朝堂上,张诚据理力争:“陛下,改革乃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如今地方匪患猖獗,根源就在于吏治腐败、民生困苦。若不改革,匪患只会愈演愈烈,国家根基也将动摇。”皇帝坐在龙椅上,神色凝重,他深知张诚所言属实,但朝中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他也需谨慎权衡。

“张诚,朕知道你的苦心。但改革之事,牵涉甚广,需从长计议。至于匪患,朕命你前往调查,务必妥善解决。”皇帝最终做出了决定。

张诚领命后,即刻准备出发。苏瑶和柳依依坚持要与他一同前往,张诚拗不过,只好答应。三人带着一队精锐侍卫,踏上了前往匪患之地的路途。

一路上,他们看到的是破败的村庄、流离失所的百姓,心中满是悲愤。到达目的地后,张诚没有立刻采取军事行动,而是乔装打扮,深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