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探海:沉寂(回忆) (第1/2页)

随后的一个多礼拜,张岚左都是照常一边休养身体,一边工作,并且还会在夜晚将要停工歇息的时候,审批当天的工作。

造船计划并没有因为张岚左身体突然病发而延迟或者拖慢进度,第一批船的主要结构框架已经构建完成。

但现在大量的铁材料预计最快还需要四天的时间才能到。但这只是理想情况,那些铁矿开采区域离沿海很远,几乎是从另一段边疆运送而来。

根据消息传来,沿途中有多个地方降雨,导致地面泥泞湿滑。

并且此时刚是冬春交替之时,天气寒冷,加上潮湿,运送材料更是难上加难。

目前仓库只有调来本城资源的少量铁。

为了不延误工期,工程师将这些铁按需求分配,将大船的用铁优先提高,提升大船的造船进度。

至于其他造中型船只的铁,则是平均分配,能造到多少进度,就造到多少进度,同时进行,尽量不耽误材料送达。

做好既时规划后,工程继续进行。

又过了两天。

传来急报,因为路途险峻,并且发生天灾,导致泥石流滚石落下,拦住了道路。

根据估计,有其中三成的材料运输队要因此改道远道而行,另外有三成运输队预计延迟一天后赶到。而剩下四成本就是离沿海非常远,本来计划就要晚数天才能到达的。

同时因为工人们都热情高涨,工程进展迅速,导致本来计划里的工程速度,仅仅过去了两天就快要完成。

这硕大的造船车间,每一艘船的设计都是超过四十丈长,且宽度二十丈有余。而大型船只和主船设计的规模更是空前的。

此时材料急缺,又因为技术有限,每个制造车间都只能允许同时进行造一艘船。并不能支持一个车间同时制造。

此时正在热情高涨时期,若是紧急停工那便容易引起人心不齐,后续开展工作必定会有所影响。

工程师们经过商议后,将目前工作暂时停歇,但并没有停工,而是转移到造船的其他结构部分。

目前是造好了船的基底结构,也就是框架,但这只是最基本的框架,一些细节框架并没有完成。

那是后续的事了。

现在转移工作内容,让工程师指导工人制造造船后期的零部件,比如桅杆、帆、以及其他的结构。

先制造出来,后续只需要将零件安装上去即可了。

尤其桅杆部分,可是是支撑船前进的关键结构,需要能够承受强大的力量,必须要有强大的抗风暴能力。

根据前一次造船计划的教训,这次他们采用的是复合拼接操作,根据不同的桅杆在船的位置作用以及需要承担的力量,来拼接加固。

这其中也是用到榫卯结构以及部分铁。

不过铁并没有完全用尽,而是在将要用完的时候,工程师们决定转移目标,将重要困难部分完成。

最大限度的利用时间。

榫卯结构,根据千年来的经验积累,人们已经能够掌握精确的尺寸,可以做到严丝合缝。

但必须用钢铁加固。

看到这一幕,张岚左不禁回想起几年前的第一次造船计划。

那次并没有什么超级舰队。

只是十几艘中型船和一艘大型船组合形成的舰队直接远航,那是国家原有的舰队资源,是几十年前的老船翻新而成的。

其中也是采用榫卯结构,并少量采用了铁加固。这一次计划也称作第一次造船计划,又称探海计划。

随后便率先出发,朝着深海处远航。

事实上他们是沿着海岸线前行的,并且绘制着地图。

指挥官按着正常的航线航行,并且记录着每天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