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杜如晦的心思 (第1/3页)

王珪悄悄看了一眼杜如晦,暗自猜测他这话的意思。

李世民对赵铭的心思,朝中大臣都知道。

杜如晦作为李世民的心腹,为何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呢?

即便是杜如晦所担心很有道理,可仔细一想这根本就不是问题。

首先工部右侍郎一职,空缺了这么长时间,并没有影响工部的日常运转。

赵铭若是担任了这一职位,哪怕赵铭什么都不懂,也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毕竟,工部尚书段纶,与赵铭的关系大家很清楚。

现在赵铭来到他手下做事,段纶怎么可能不帮着赵铭?

而且,还有如今只是太子太师的长孙无忌,他现在有着大把的时间,帮着赵铭出处理公务。

更何况,长孙无忌可是最清楚,赵铭对于官场那一套,心里门清。

根本不是平时大家以为的愣头青。

就连房玄龄也都不解的看了杜如晦一眼,不明白老搭档为何如此说。

其他官员不清楚,可他们这些李世民身边近臣,对赵铭都不陌生。

赵铭可不仅仅只是对于格物一道有很深造诣,其他方面同样展现出过不俗的才能。

去年灾民的安置,赵铭提出来的以工代赈。

今年又搞出国债,不但缓解灾民返回原籍后,赈济的问题,还让朝廷铁坊得到一个大大的升级。

还有已经开始生产的食盐等等。

杜如晦明白,当自己那番话说出来,肯定会遭受不少人的疑惑与不解。

可他不得不如此做,如今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杜如晦需要为儿子杜构和杜荷,开始谋划,也要为他们杜家未来打算。

他们杜家,不同其他的世家,杜家与皇家绑得太近。

或者说是杜如晦与李世民太过紧密,而杜家能有如今的地位,靠的也是杜如晦。

若是杜如晦某一天不在了,杜家将会衰落下去。

杜如晦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为儿子杜构铺路。

工部右侍郎一职,杜如晦早就有了想法。

按照杜如晦的计划,先是让杜构成为铁坊掌事。

等杜构在铁坊过渡半年左右的时间,他就安排杜构正式进入官场。

最后,在身体彻底不行的时候,再向李世民讨一个恩赏,让杜构当上工部侍郎一职。

至于更高的职位,杜如晦没有去想过。

杜如晦了解李世民,在没有见到杜构的能力之前,不可能再给他更高的官职。

侍郎,已经是极限,这还是看在杜如晦即将离开人世的情况之下。

李世民眉头微蹙,随即又舒展开来。

段纶此刻已经站出来反驳,“蔡国公此言差矣,赵县男先是拿出曲辕犁,后又极大提高生铁的产量,还炼出了比‘百炼钢’还要好的钢材。”

“就凭赵县男做的这一桩桩一件件,老夫都想要让他当我工部尚书一职。”

说着,段纶转身对李世民拱手道:“陛下,要不赵县男当尚书,臣给他打下手吧?”

段纶说的言辞恳切,根本不像是惺惺作态。

“段爱卿,工部还是需要你居中坐镇才行。”

“赵小子虽然对格物一道,有着很深的造诣,然年纪到底还是太轻,还需要多多历练才是。”

“朕以为,有着段爱卿你在,赵小子也能更快的成长起来。”

杜如晦越听,心中越是觉得不好。

李世民这话,无异于当众表态,工部右侍郎一职,已经是赵铭的无疑了。

“陛下……”杜如晦拱手,想要再说什么。

不等杜如晦往下说,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