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以后小人的孙子取名海瑞,你的请柬拿反了 (第2/3页)
以,张山风根本不清楚,这里黎族和汉族有啥矛盾。
海宽似乎看出张山风的茫然,帮忙解释:“现在琼州一共五六万户,三十万人口。
基本还是黎族为主,人数大概在二十五万以上,而汉人才十万不到。
黎族内部又分为两派,一派是被朝廷安抚,跟我等一样耕种纳税。
另一派则是盘踞深山,以狩猎为生,并不理睬朝廷,也不怎么与被安抚的黎族来往。”
张山风穿越大明有几年了,听闻过一些风声:“之前朝廷所说的暴乱,就是来自这些盘踞深山的黎族吧!”
从大明立国以来,琼州就频频暴乱,朝廷屡次派兵镇压。
但大军前脚离开,后脚就又暴乱了。
有说书者,更是做出野史统计,洪武年到如今,大大小小的黎乱多达六十多次!
平均两年左右,黎族就爆发一次叛乱!
“东家倒是错了,身居深山的黎族自给自足,每逢初一十五会出来赶集,极少闹事。倒是那些……”
海宽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众人皆诧异了,都表示不能理解。
张山风脸上火辣辣的,不解的问道:“为什么融入汉人耕作的黎族,反而会经常暴乱?”
海宽不愧是地头蛇,又是读书人,对很多事情都清楚:“洪武高皇帝体恤百姓,曾规定三十税一。
历任琼州知府,不曾,也不敢对琼州汉人增加赋税。
而那些野性未驯的黎族,盘踞深山,出入困难,以狩猎为主,也纳不上税。
只有……东家可懂了?”
海宽不敢明说,他现在还在人家知府的地盘上。
张山风瞬间就懂了:“几十年来,历任知府时有贪墨,盘剥黎族百姓!
他们不是我汉家百姓,所以就算强征额外的赋税,朝廷也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甚至,有人暗中支持。
毕竟朝廷眼里,他们是蛮夷!”
海宽左右看了看,确定没有外人听到,才放心下来:“东家,这是你说的,在下可什么都不知道!”
这要是让知府听到,指不定找个理由,就把他给嘎了。
这不是吓唬人!
不止一个人看不惯余知府,往上告状,从此消失。
牟斌十分鄙夷:“亏你还是秀才,这么点胆量,考上功名也没用!”
他是武夫,内心还是比较坚持侠义。
但是,坚持侠义的代价,就是差点被饿死。
海宽不想接茬,岔开话题:“后来,朝廷就在崖州,建起了一座县城,并且派遣了部队长期驻扎,就是现在的崖州卫。
相信如果不是几千人的大型暴乱,崖州卫和岭南的雷州卫两面夹击,很快就能平叛。”
读书人,怎么能承认胆小呢?
这群人不会懂,这叫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原来如此!”
张山风大致明白了。
大张眯着眼看向海宽:“海秀才,今日跟我等说这些,其实是想借锦衣卫之手,除掉余知府吧!”
“是!”
海宽丝毫没有否认的意思。
大张皱起眉头,冷冷的盯着海宽:“嗯?”
海宽直接就给大张跪下了:“千户大人,余知府那个狗官,比之历任知府更加贪婪。
他到任之后,不仅强令黎族,每户都要缴纳1只鸡、1碗食盐和5升谷物。
连我汉家百姓,亦深受其苦,余知府擅自加税,盘剥更胜历代知府!
否则,在下家中还有几亩良田,又有秀才功名,何至于沦落至此!
求大人,将此地百姓之苦,向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