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憋屈的小师傅 (第1/2页)

也是直到那天,他才知道了父亲以前的事。

没错,父亲恢复记忆了。

他是通州富商唐家唯一的嫡子。

在他出事前,已在通州成了亲,娶得是他们世交家的女儿。

不仅与他青梅竹马长大,还为他生了一个儿子。

出事时,他真正的年龄是二十一岁,而不是看上去的十六七岁。

他只是生得面嫩。

他出事前,在茶楼里听了说书先生讲西域的奇闻异事,很是向往。

便偷偷跑了出来,想去亲自见识一番。

但他家的生意都在南边,想也家里人不会同意。

为免家里人发现,与谁都没有说,只带了经常跟着他的两个小厮。

当然,为不让家里人担心,他偷偷在书房里给父母和妻子分别留书,说想出去江南一带游历,顺便做些小生意。

谁也不知他出来后,竟然南辕北辙,向西北方向而去。

那时,唐家在通州的铺子,差不多有一半已经交到他手上。

所以他手头不缺钱,已经算是个老道的生意人了。

家里人起初看到他的留书,并没有放在心上。

后来,几个月音信全无,才渐渐发现不对劲。

派人去江南一带寻找,没有查到一点痕迹。

唐家人找了半年,一年,两年……

从江南找到了中原,一无所获。

做梦也想不到,他胆大包天,去了西北方向……

渐渐地,唐家人绝望了,认定他出了意外。

在第三年头上,给他立了衣冠冢……

巧合的是,外祖父也姓唐。

因父亲当初是入赘,他和妹妹便都姓了母亲的姓。

这时倒不存在改姓什么的。

他才知道,他娘生他妹妹时早产,并不是意外,而是他娘发现他父亲那时老是发呆,有时大声喊他都听不见。

关切询问他是不是生意出了什么问题?或有什么麻烦?

终于在一天夜里,他父亲受不住良心的煎熬,向他娘讲述他恢复了记忆,并坦白了过往的事情。

她娘情绪激动,导致了他妹妹的早产……

那时,他娘和他外祖父才后悔没听刘夫子的劝,造成如今这般尴尬的境地。

后来,他父亲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短。

在他十岁那年,外祖母外祖父相继去世。

没两年,刘夫子也走了。

刘夫子走得很遗憾,没能为家里人报仇。

家里人出事后,刘夫子辞了清和书院教书的活计,自己开起了私塾。

不仅教学生读书识字,还教一些简单的防身术。

课堂上时常巧妙地穿插一些历史上民族英雄的故事,潜移默化的在学生们心中播撒下抗击外敌、保家卫国的种子……

小镇的官员们对他这一行为喜闻乐见,还奖励了刘夫子二十两银子。

于是刘夫子收的学生更多了。

镇上几乎所有有条件启蒙的儿童都送到他这儿来了。

自从刘夫子开了私塾后,收到的束修,除了留一点维持日常的开销外,其余全都用来购买各种武功秘籍。

刘夫子自己年纪大,没有练武的天赋,便在学生中寻摸。

发现有爱好练武的,便将搜集到的功法送给他。

唐鸭的刀法便是从刘夫子那儿得来的。

外祖父母和刘夫子相继去世后,他娘再也没提过和离的话。

期间父亲曾商议带他们回通州唐家,他娘没应。

但她身体却一日不如一日,也开始三天两头病病歪歪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