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闷声发大财 (第1/2页)

好书推荐: 缚愿缘

“以后永远不要提这件事。《一问钱不群》的作者小勇,那肯定是白勇利的朋友啦,咱们马上找人发文章,就说白勇找朋友发文章,还藏头藏尾,变着法子吹捧自己,不道德。剩下的就等钱不群教授骂回去吧,实在不行,咱们也替钱教授找点门人弟子什么的帮忙。”

“等骂战到尾声的时候,咱们就找人分析《童年》歌词。最终所有的争论都应该落在歌曲上。读者最终也会留下一群教授为了一首歌曲争论甚至骂战的印象。这就是咱们的目的!”

赵海生对钟珊珊分析完炒作这件事的逻辑顺序,钟珊珊震惊了半天,觉得赵海生也过于妖孽了。不过想到他几个月就写了十首歌,只能再次用天才来说服自己。

最后,钟珊珊也觉得这种办法十分可行,便自己去处理了,赵海生不知道她用了什么办法,也没再问。只是看报纸,评论明显多了起来。

作为被批评的当事人,无论是《童年》词曲作者,还是演唱者穆洋,都没有吱声。不过,这首歌在全国都火了起来。大街小巷,到处都能听到穆洋的歌声。

整个80年代,从南方不断传进来国外的音乐,南方岛港有不少华人在做欧美音乐,甚至直接出英文唱片,这种外来音乐的影响越来越大,当然会引起相关人士的担忧,不少人批评年轻人受西方靡靡之音的影响,会玩物尚志。这也是白勇批评《童年》能引起争论的原因之一。

对于这些争论,赵海生的对策都是不管不问不参与,一心只做音乐就行。在这片争论声中,《校园民谣》的销量飞速增长,销量让赵海生都吓了一跳。

“怎么会这么多!”赵海生思考了很久,得出几个结论。

首先就是经过几年的发展,录音机比较普及了,但是音乐专辑却不多。

第二因为音乐专辑发行的不多,附在其上的盗版业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这两年肯定是正版音乐的春天。但过几年可就不好说了。

要想多发展,那一定要多多搞一些天启点,最好带有加速卡,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关键是有了加速卡才能快速天启歌曲,否则‘创作’就变成了随机事件,太不靠谱了。

唱片公司内部管理也得理顺。实际上唱片公司管理也很简单,主要就抓两点,第一是制作人和创作者,第二就是专业的宣传人和发行人。

创作者这一关,赵海生觉得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天启点和加速卡就搞定一半。至于专业的宣发人员,这个时代这个行业还没有崛起,自己的东大唱片是第一家,应该也会是最好的一家。那就用现在表现不错的钟珊珊吧。不对,除了钟珊珊之外,还有另一个自带干粮的宣发人吴欣欣。

自从开始推出白勇之后,吴欣欣也来了几次,钟珊珊对她演过几次假戏之后,兴奋之情就再也难以掩饰了。吴欣欣后来也明白自己成了三国演义里面的女蒋干。

“你准备怎么怎么对待吴欣欣?我估计她早就知道自己是帮了咱们的忙,还不敢说了。”和钟珊珊在一起的时候,赵海生直接就问。

“就这么晾着吧,我倒是挺喜欢和她聊天的,每次告诉她那些批评家让咱们很烦,销量要大受影响啦,每次都能给咱们的销量带来爆发。你说我能不高兴吗?”

“其实你可以把她收了,做你的助理也行。这套炒作模式,她实际上已经熟悉了,被别人挖走可就不好了。”赵海生劝道。

“宣发的事情,以后就交给你。我最近要闭关创作,公司的杂事,宣发上的你能处理就自己处理。”

“行吧,我以前可没想到一个月能卖20多万张专辑,简直就像抢钱啊!什么时候发提成啊?”钟珊珊问。

“提成什么的到春节前统一算,少波最近事情也很忙,春节前恰好上下家都会对账,咱们就都那会分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