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金钱的影响力 (第1/2页)

好书推荐: 缚愿缘

这次商演还来了一个免费劳动力,那就是张大刚。虽然是免费劳动力,但他的付出可一点都没打折扣,甚至还更积极。

赵海生发现张大刚似乎很有组织商演的天赋,回去的路上,张大刚就开始总结经验了。

“以后穆洋表演结束以后,要是想安稳一点,可以在后面再让另一个人表演一段,这些学生脸嫩,不会轰人,穆洋就能趁机安全撤离了。等到后面见不到人了,大家也就没那么闹腾了。”

“你观察得还挺细啊!以前看过别人表演?”赵海生问。

“以前一个朋友在北展看大门,我经常去蹭表演看,看多了就知道一点诀窍了。”

“怪不得呢,不过咱们这里这两年都没计划搞大的演出,最多就是一些小演出。你过来这两年就算耽搁了。”赵海生还是先把丑话说到前头,省得后来被人埋怨。通过观察他觉得这张大刚确实是个人才,还是自己老乡,拉他进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就是喜欢这个行当,咱们东省人,既然当不了官,那怎么也得干一个文化人该干的事,兄弟说对不对?我现在那个,说是服装业,但卖的都是内衣,当初搞这个,也是阴差阳错。能赚钱,是不假,可男人都要点面子。现在这些事可以交给我老婆干,我过来,赚多少都没问题。”

“现在确实也缺人,但前期估计收入很一般,你有这个心理准备,我当然欢迎。”

一般情况下,不管是谁,只要说了赚多少都没问题,这句话就完全不可信。实情只能是他已经确定这行错不了。赵海生也没戳穿这一点,毕竟都是老乡。这样的人才就先收下了。

看到赵海生终于松了口,张大刚高兴坏了,跳着找王朗分享好消息去了。

演出之后,还有一件大事要办。那就是分钱,这件事公司上下已经等待了好久了。《校园民谣》10月中下旬就开始发行售卖,现在已经是88年1月18号了,卡带卖了整整三个月,公司账上的钱已经把大家吓了一大跳了。

张少波这些天是最忙碌的,不但要算公司的账,还要根据分配合约计算每个歌手的收入,就这,还因为搞了慈善捐款,公司股东不分红。减少了不少工作量。

三个月卡带已经卖了120多万张,公司收到的款项可比这个复杂。

问题还出在发行系统上。主渠道发行是出版社直接发给首都发行所了,这个发行价是5折;二渠道发行就比较复杂了,出版社先把书发给东大唱片公司,东大又发给二渠道,基本上都被史由之承包了,价格定的是68折。

算账的时候赵海生才发现,本来应该是量大的主渠道,竟然只发行了50万张,要知道主渠道可掌管着全国的发行渠道,二渠道已经卖出去了70多万张,这70多万张的款子已经打过来了,货还没有配齐,各省的发行商为了尽快拿到货,甚至会给史由之提价,这还是王朗打听到的。八卦天性有时候也是好事。

主渠道发行数量少的最大原因竟然是因为懒。张利民算是自己人,每次打报告说卡带缺货,他的领导竟然让等一等,要统筹出货。

好在年前为了假期有货卖,主渠道也订了一大批货,因为数量比较大,才把前面50万张的卡带货款结清,一般情况下半年能结清就很不错了。

张少波带人去出版社算清了这笔账。50万张,印制的成本不到百分5,前期学校投入的资金,被巨大的数量稀释了。出版社财会费尽了脑汁,也没法再提高比例了。

最后张鹿云出面,提出东大唱片自己走二渠道的卡带,可能批发价格不是5折,为了公平起见,应该在主渠道分配份额里,让出三个点来。

赵海生和张少波考虑了一番,又争辩了半天,才答应了。又提出这三个点很可能在卡带滞销之后就没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