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批量制造歌手 (第1/2页)
人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在炒作之前,钟珊珊没有炒作卖货的概念,自从亲手操作了一次之后,对这些已经熟门熟路了。甚至还到学校附近的音像店观察了半天,得出的结论是确实很多人看了晚报就来买此磁带了, 不过主要原因是之前听过穆洋的歌,歌曲质量已经打动人心了。
现在每一次媒体炒作,钟珊珊和吴欣欣都会对照媒体投放数量和发货情况,看看宣传效果到底怎么样。这个对照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起到效果,不过钟珊珊和吴欣欣对这件事乐此不疲,赵海生估计是年前那笔钱起到了作用,这两人都希望宣传带动卡带卖得更多。
赵海生提出增加歌手之前,虽然公司也说了要招新人,但从来没有人真正在乎过,自从赵海生点名招纳了穆柳和白静茹之后,情况马上不一样了,几乎每天都有来应聘当歌手的。
最后不得不开会商量这件事。
“每天都接待人也太累了,咱们还是让想应聘当歌手的人自己先交一个简历,咱们筛选之后给她们通知,没选上就不通知了,这样大家都省事。”
都没有讨论,赵海生直接就给出了办法。这种想法似乎就在脑袋里,遇到事情就能随手拿出解决办法。所谓天才也不过如此。
“这样选出来的歌手有用吗?而且咱们公司能培养那么多歌手吗?”钟珊珊还是有点担心。
“你就放心吧。音乐市场现在才刚刚打开,在咱们之前国内有没有一家私人唱片公司?这个不用我说吧,咱们可是第一家注册的私人唱片公司啊。这就说明了我们是这个市场上最早出发的人。咱们现在不怕歌手多,就怕没有作品。”
赵海生给钟珊珊打气,她可是全身心投入了唱片公司管理,之前国内也没有这样的人才,钟珊珊等于是市场训练出来的第一波人才,赵海生自然要把她拉住了,平时要多给她一些信心。
“音乐市场是为人服务的,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听欧美风格的歌曲,那年纪大的人呢?他们的口味就比较传统了,以前的民歌也会有市场。另外就是不同年龄的人听的歌曲也会反应不同的年代。这些都是咱们要考虑的。”
说到这里赵海生又开始装x了。
“之前让珊珊姐负责公司的总运营,我的主要职责就是把握公司大的方向,大家看我整天坐在躺椅上晒太阳,实际上我的脑子在不停地思考公司的大方向。趁着今天大家都在这里,也都有时间,我就说一说我这些天的设想。”
“我的总体计划就是市场化,咱们要按照市场来制造歌手。不要把歌手看得很神秘。穆洋以前是什么样子?汪风以前是什么样子?大家应该都知道,咱们要集合词曲作者和制作人,给歌手打造歌曲,歌手就这样制造出来了。这个只是歌曲的制造过程,实际上,我这段时间思考的就是咱们也要按照市场化来制造歌手。”
“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歌手,咱们就推出什么样的歌手。所以咱们特别需要宣发人员去发现市场,看看哪一类歌曲卖得好。如果是咱们的歌曲卖得好,那咱们就要把咱们现在的专辑放大,做得更多。”
“是不是有人看到珊珊姐和欣欣姐分的钱多眼红了?事实上我觉得这是她们俩应得的,咱们是私人公司啊,没有人给咱们做后盾,如果卖得不好,咱们就没钱吃饭了。宣传和发行是咱们这种公司的重中之重。”
“刚过去的几个月,咱们只做了一张专辑,就卖得这么好,从市场角度看,就是这方面肯定是一个极大的需求,而且市场上,现阶段几乎没有同类作品啊!所以这些天我想了半天,觉得我们应该迅速先给穆洋再制作一张专辑,然后就是汪风,刚开始我还怀疑汪风这种摇滚风格的歌曲,能不能大卖,但是昨天在工体,看了他的现场,我感觉自己还是太低估了。再说,现在市场上还没有摇滚专辑啊!所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