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带你们去见大人物 (第1/2页)
也许是赵海生口才实在了得,也许是真有道理。一次谈话之后,慧哥就爽快地答应了加入公司,连股份什么都没问,说是让赵海生看着给,只要让他玩音乐,其余的有口饭吃就行了。
慧哥也坦诚,一句就自己说明了原因。
“只要不辞职,就当在你这玩了。”
看来在这个时代想聚拢人才还得慢慢等,编制从一开始就是稀缺货,浑身上下流淌着尊贵的血脉。
慧哥在的这段时间,最大的收获就是把《闪亮的日子》编曲搞完善了。慧哥从小就吹笛子,长笛功夫了得。慧哥长笛,赵海生的主音吉他,汪师道弹节奏吉他,再加上穆洋的唱功又进步了,排练了几次之后,大家都比较满意,觉得效果不错,但细节上还能更进一步。
现在穆洋每天缠着赵海生给自己提意见。
每次赵海生都借鉴天启中歌手的演唱,尤其这首《闪亮的日子》,天启竟然给了好几份不同的男女演唱版本。赵海生参考着给穆洋提了一些意见,每次穆洋都觉得收获很大。
“没想到你还挺有制作人天分的啊!”慧哥都这么说。
“只是我更了解穆洋吧,知道她怎么样能改进。现在她的发音还需要再自然一点,才能更完美。现在大部分人唱歌都太正式,我喜欢那种听起来像是普通人,但又字正腔圆的感觉。”赵海生把自己从天启中得来的感觉分享了出来。
赵海生的日子又变得规律起来,上午仍然是雷打不动的学习,虽然经济学书籍看起来似乎没有用,但万一找到灵感了呢。天启对于经济考察报告的提示,可有一句话,那就是:
“如果做出破格推动社会发展的好事,本系统会按照贡献给予奖励,注意不局限于技能点!”
“不局限于技能点”这几个字一直在赵海生脑海里翻来覆去。这是一个好机会啊,一定要抓住。
又想起系统的另一个启示,那就是“参考欧美现代经济学已有经营模式”。不过欧美现代经济的已有经营模式,感觉也套不起来。
为此赵海生翻找了欧美多家大企业的资料,看到最后还是一头雾水。只能先看着磨了。“水磨石穿,我不信就磨不透!”赵海生在心里发了恨。
办法没找出来,就先完善经济考察报告。当时大家的打算是把南商县提供的资料当成一部分,然后大家再补充前言、心得。经济书看多了有点累,赵海生看书之余,就写起了南商一路的见闻:
“南商县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虽然交通不发达,但是物产丰富。县城外就是大片的茶园,采茶姑娘出没其中,南商的绿茶苦中带香,堪称一绝……”。
赵海生正在走笔如飞,突然钢笔没有墨水了,抬头一看,穆洋正在盯着自己的报告看。
“哇,还有采茶姑娘呢,怪不得不让我去呢。说说这些采茶姑娘吧,漂亮吗?”穆洋装作生气了。
“你们别打情骂俏了,我有正事说。”说话间,钟珊珊就推门走了进来。
“姗姗姐,进门也不打个招呼啊!”穆洋抗议。
“这里是工作的地方!而且,真有急事。海生,现在我给你简单做个培训,这是领导要求的,说是教教你见大人物的规矩。”
“这还要教啊?待人接物、不卑不亢、言之有理、行之有度,这些谁不懂?”赵海生有点奇怪。
“这些是你在社会上做人的礼貌。见大人物的规矩,第一点就是不要像刚才那样骄傲自大,不能什么话都说。问什么,就回答什么。不问,就不能说。”
钟珊珊的语气罕见地严肃起来。
“难道真要见什么大人物?石校长算是够大的了,他来可没见有什么规矩啊,而且这几天还要见石校长。难道石校长升职了?”赵海生心里想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