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新式表演 (第1/2页)

好书推荐: 缚愿缘

策划无论有多好,最终还是要靠作品来说话。和钟珊珊商量好了宣传方案之后,赵海生把重点放到了《童年》歌曲的编排上。

首先是编曲,因为开始确定是穆洋来唱,赵海生拿出的编曲是张艾嘉版的,这一版的编曲也算新颖,但为了突出歌曲,编曲柔和了很多,开始的电吉他不够突出,既然要现场表演,赵海生便把前奏按照罗大佑版做了改动。

“开始电吉他这么弄,会不会有些喧宾夺主?”慧哥问道。

“不会,你看迈克尔杰克逊那些录像带了吗?录像带的时长往往都比卡带上的歌曲长很多,就是加了很多故事,欧美把这种叫音乐短,简称mtV,咱们既然是表演,也得来一段故事。”

思考了很久,赵海生觉得应该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对天启来的作品进行改编,因为随着自己技艺的加深,赵海生不但理解了这些作品,还能看出很多别的东西来,他不准备墨守成规,而且每一首天启,系统也都给了他很多不同的版本,这让他在这方面的技术可以说独领风骚,无人可比。

想明白了这一点,赵海生就不准备留手了。

“咱们把前奏和间奏结合起来,把时间拉长。如果只是演唱,加上前奏间奏,这首歌总共时间也只有3分55秒,但在舞台上表演,时间就太短了,咱们还要配上伴舞,所以有必要加长前奏,我的意见给前奏延长两分钟,先让伴舞跳一跳。烘托一下氛围。”

慧哥二话不说,马上和赵海生一起改起了乐谱。

“把间奏的口哨也放到前面吗?”慧哥问。

“放到前面,但是间奏也不取消。这段口哨和这首歌的风格太配了,老实说,写的时候也是神来之笔,开始也没想到加一段口哨,但是加了之后,感觉那种怀旧、思念的感觉一下就出来了。这首歌的编曲,我最满意的除了前面的电吉他,就是中间的口哨了。”

和慧哥确定编曲之后,两个人又拿起乐器走了一遍。赵海生感觉还可以,这也算自己真正的创作了吧。看来还要努力磨练技术,这也也不算白剽窃。

确定编曲和表演风格之后,伴舞的事还没有落地。好在钟珊珊办事能力还算得力,很快就协调好了舞蹈团。

说起来还算是运气好,p大舞蹈团在今年刚刚成立,本来是准备在对外交往中表演艺术舞蹈的。但是因为是新成立,各种事情都没有定型,听说学校开学典礼有原创歌曲表演,邀请舞蹈团伴舞的时候,吴英团长马上便答应了。

更方便的是舞蹈团平时训练就在烟雨园北面的新体育馆,距离这么近,赵海生马上去新体育馆见了吴英团长。

“咱们这个舞蹈团团员主要都是各个院系的学生,大部分都不是艺术专业的,只是有艺术特长,平时她们还要在各个院系学习,所以你的要求不能太高。”

见面之后,吴英团长对舞蹈团做了简单的介绍。

好在赵海生的要求其实也不高,把童年这首歌做了介绍之后,赵海生把自己的要求说了出来。

“伴舞一方面要衬托主唱,在主唱演唱的时候不能喧宾夺主,但在开始一定要衬托氛围,同时还要给人时尚和新颖的感觉。我的要求就这么简单。”赵海生说。

“这个要求可一点都不简单啊!”吴英团长可不客气。

“伴舞看着简单,如果你没有要求,那自然简单了,找十几个学生上去扭一扭就行了,但既然有具体的要求,咱们就要好好编排一下。不过你放心,你的每一个要求,我们都能满足。”

吴英团长很有底气,可能也是真有才气吧。据说她是北大艺术教研室的舞蹈教授,曾经师从舞蹈大师刀兰,自己还是博士,无论技术实践还是理论都有底气。这种编舞对她来说,应该就是牛刀杀鸡。

虽然是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