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不如你也当歌手 (第1/2页)
这首《小芳》写的就是知青回城,抛弃了农村爱人的故事。本来是悲惨的故事,但这首歌只写了美景,把一段悲惨的往事美化了。不过大部分歌曲都是这样,非要唱悲剧,听众也受不了啊。有心的歌迷,总能从歌曲中自己提炼出味道来。
看到有天启了,赵海生连忙拉住穆柳,和他详细谈了起来。
“洋洋经常说,柳哥是个负责任的人。虽然离婚了,但也曾经是我们嫂子啊,现在咱们情况好了,能帮还是要帮的。另外,我对这段故事也挺感兴趣的,柳哥能不能给我说说?”
赵海生直接询问了起来。至少这段故事,会让《小芳》这首歌有了具体的背景,也更可信。另外,也许穆柳的心理也能得到拯救。
“我没有离婚,但是和离婚也差不多了,当初回城的时候,我告诉她等我混好了,就回去接她,可这些年在城里,根本找不到像样的工作,前年找了一个工厂,没干两年厂子就发不出工资了,这些年都是父母不时接济我,我哪里有钱去接她啊,可怜她……”
也许穆柳是压在心里很久,没有人倾诉,赵海生一问,他就全都说了,说到最后,忍不住泪流满面,要不是妹妹在身边,估计更不堪。
“这件事,其实都是历史的悲剧,个人挟裹在历史的潮流里,只能随波逐流。柳哥不用太伤感了。”
听穆柳简单描述自己以前的知青生活,赵海生只能这样安慰他。
“刚才我还和洋洋说,唯一解决贫穷的办法就是致富。你看洋洋,她一年赚的钱能顶你十年。”赵海生说。
“远远不止。就这几个月她赚的钱就顶我20年!”穆柳也在感慨。
“看来自己真的有点错怪穆柳了,一个人在贫穷的环境中挣扎,自然没有办法宽容,更没有办法优雅。这兄妹俩,就因为出生时间问题,一个只能去下乡,一个却能留城,恰好赶上了高考。这就是命运啊!”
赵海生心里感慨,不对,兄妹俩?
赵海生突然想到,既然穆柳和穆洋是兄妹,不可能一个人是金嗓子,一个不会唱歌吧?
“柳哥?你唱歌怎么样?”赵海生问道。
“唱歌还行。不过也不会唱太多现在的流行歌,当年在乡下大家都唱民歌。我就是嗓子好,当初阿萍就是爱听我唱歌,我们才……”。
穆柳解释了一下,他的意思是自己唱的是民歌,和现在的流行歌曲不一样。
“嗓子好就行啊!来,试着唱一段我听听。”赵海生说道。
“唱歌不能闲了再唱吗?今天先把大哥的事情解决了再说。”穆洋连忙打断赵海生的提议。
“唱吧,这个也挺重要的。听我的没问题,这是好事。”
“那我就唱你的那首《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吧,最近我一直在听咱们的专辑。”穆柳说道。
“好,让我来听听你的嗓子,能有穆洋一半就行了。”赵海生说。
“……
我知道我们不懂甜言蜜语。
留不住你的身影的我的手,
留不住你的背影的我的眼。
如此这般的深情若飘逝转眼成云烟,
搞不懂为什么沧海会变成桑田。
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听完穆柳的演唱,赵海生有点惊呆了。自己演绎这首歌,借鉴了天启的两位顶尖歌手,细节确实很到位。穆柳在细节上还有很多粗糙的地方,但是他的嗓子太有穿透力了,再加上他也有自己的感情经历,在这首歌里融入了不少感情,听起来更有一番风味。
啪啪啪,不止是赵海生,大家都随着鼓起了掌。
“真不愧是亲兄妹啊!你们家的人都有一副金嗓子!而且,演绎得很有味道,我要是好好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