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十年时间,沧海沧田 (第1/2页)

好书推荐: 缚愿缘

林宇知道坡陡乡很穷,可真不知道穷到这个地步。

十年了,依旧没有什么变化。

换句话说,现在比以前更加的凋零,连最后的一点生气都没有了。

怎么一个凄惨了得。

林书记没有说话,现场的气氛很压抑,谁都不敢说一声,胡瀚山更是冷汗直冒,身子都有点颤抖了。

当了三年乡长,两年乡副书记,四年普通科员……在坡陡乡入朝为官二十年,谁敢说他没有责任?

唯一的企业还是王云龙的沙石厂,还是流氓作风。

“淑华同志留下,其他人回去工作。”最终,林书记还是没有发飙,面无表情,就丢出一句轻飘飘的话。

众人如同火烧屁股般,连忙走出会议室,好像后面有狗追着一般。

等其他人走完,林宇颓然苦笑道:“很难想象,一个有县道联通的乡镇会穷成这样。”

“林书记,坡陡乡实际上比您想的更贫苦。到了现在,一些村民主粮是玉米野菜。”

“淑华同志,怎么还有这种事情?”林宇真的震惊了。

一斤大米也就一块钱出头,三斤玉米换一斤大米差不多了。

玉米还要磨粉,吃起来很麻烦,也不好吃,哪怕再省,也省不了多少吧?

“林书记,哪怕每个家庭一天省一两块钱,一年也是六七百了。您别忘了,这里一年人均才一千出头啊!”陈淑华叹息,满脸的痛苦。

她这个月走遍13个行政村,只能用满目疮痍形容,心中冰凉一片。

可以想象,这样的经济,怎么可能让孩子吃肉,健康成长。

她看见了太多孩子,每到放学就上山挖野菜,挖中药,下河抓鱼钓鱼,上岸抓老鼠,只为换取口粮,改善伙食。

造成这样的贫困是多方面原因。

有地理环境因素,有些村不能种稻谷,只能种玉米和红薯。

可既然世世代代都这样了,说明这片土地能基本上养人。

现在没有了徭役,没有了农业税,不至于那么多年了如此贫困。

最起码,养点鸡鸭猪牛羊,换取白米饭没有问题吧?

然而,这条路之前还能走的通,梁国栋来了之后,那就难了!管你养什么,到了时间就有人过来收,价格很低,不给就按上瘟疫标签,直接抢。

好吧!养不了肉食,种植蔬菜拿去卖可以了吧?

不行哦!乡上收摊位费。

说白了,你们过来卖了,谁还买关系户摊位的菜?

城里还有城管呢!总是把你摁死在路上。

到了后来,老百姓只能摆烂了,什么都不做,混吃等死。

别的乡镇或许没有这里那么严重,但是坡陡乡的前任乡书记是梁国栋嫡系,他就是如此牛逼。

加上交通实在不行,这里的老百姓就被困死了。

故此,这里的老百姓给了梁国栋一个外号——百草枯。

由于贫穷摆烂,一些孩子都不上学了,整天上山下水,等到十六岁拿到身份证,外出打工。

读书?

读什么书,读书能有老鼠好吃吗?

可以解决温饱吗?

林宇默默听完陈淑华的讲述,心中那是一阵阵的抽痛。

曹建设,梁国栋,拉去枪毙冤枉吗?

这样已经“死了”的乡,还能激活吗?怎么激活?

“淑华同志,你有想过怎么破局吗?”林宇问道。

“想要破局,那就要引入客商。”

“有什么目标吗?”

“这几天我正接触一个长三角商人,他在那边有缫丝厂,想要在我们这里收购蚕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