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沈战给王承胤的建议 (第2/2页)

劫掠模式。

既不用面对严寒,又可以抢走春收和秋收两季的粮食。

至于说为什么建奴每次都是抢完了就跑,不想着干一票大的。

比如攻克北京城,取大明而代之。

呵呵,他们也得有那个体量啊。

女真人口只有35万左右。

算上归附的蒙古人和汉人总人口也就80万。

80万人口养十几万精锐部队,这对满清来说已经是极限了。

要不是明朝这边有人不停地为满清输送物资,满清自己就能玩崩掉。

历史是由无数个巧合组成的。

如果李自成没能攻破北京城。

如果刘宗敏没有祸害陈圆圆和吴三桂的老爹。

如果吴三桂没有放清军入关。

那么给多尔衮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侵吞大明。

一个仅有80万人口的政权吞并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政权。

一个仅有十几万军队的政权吞并一个拥有200万军队的政权。

这种一百倍杠杆的蛇吞象说出去谁信呐!

其次,沈战的建议属于典型的往自己身上拉仇恨。

一旦王承胤在宣府镇实施坚壁清野的政策。

那么清军破长城进入山西后连吃饭都是个问题。

城外无粮可抢,攻打坚城又攻不下来。

这种赔本的买卖多尔衮怎么可能去做,他一定会转道去京师地区劫掠。

这就正中了沈战的下怀,沈战就是想在京师地区给多尔衮下套。

王承胤想通这些关节之后心中只有感激。

“末将谨遵大都督将令。

开春之前末将定会实施坚壁清野。

,!

如果百姓来不及春收。

那么末将就会把冬小麦全部烧掉。

不会给建奴留下一粒粮食。

只是……

只是这样一来压力就全都来到了大都督您的肩上!”

人心都是肉长的。

沈战给了王承胤诸多的好处,还让他远离战争。

即使是王承胤这种明哲保身、唯利是图的武将也多少有一丝感动。

沈战用力地摆了摆手,表示他真的不怕建奴。

“王总兵尽管放心,本将自有安排。

工部6000人日夜赶制枪炮。

只要那多尔衮敢来,本都督一定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

“噢,那感情好!”王承胤若有所思地说道。

沈战那个【抄家王+杀神】的外号王承胤是听说过的。

此人有钱有手段,若是真的无底线使用钞能力造枪造炮。

那没准真能给多尔衮一个深刻的教训。

不是大明的火器不行,而是很多银子压根就没花在火器上。

真要是沈战舍得花百万两白银打造出一支精良的火器部队。

别说多尔衮了,换成谁也吃不消。

正事谈完,该到了回家的时候了。

“恭送大都督!”

“恭送大都督!”

在宣府镇一群武将的送别声中,沈战踏上了回京之路。

沈战的大军从张家口堡返回京师需要六天的时间。

但是这一次出征的战报却提前四天送回了京师。

“啊!”崇祯皇帝读完沈战发给他的战报后当场便打翻了一方名贵的砚台。

激动的!

看看沈战在战报中写了什么吧。

:()大明抄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