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haige.net (第3/3页)
出保住河南和南直隶即可的话。
沈战的潜台词是这样的:
皇上,各位尚书大人,我们大明没有一打五的实力。
所以必须有选择地放弃一些东西。
放弃哪里比较好呢?
东边和西边我们都可以打赢那自然是不能放弃的。
北面的建奴打进来属于灭国之战,这也是不能放弃的。
那么就只能暂时放弃南方诸省了。
南直隶的粮食可以养活7500万人,这里必然是不能放弃的。
河南是战略要塞,堵死了这里南方的兵就打不到北方来。
这里显然也是不能放弃的。
除此之外,沈战打算全部放弃。
湖广、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
这六个省本来就掌握在铁三角的手里,他们几乎就没给崇祯上过税。
沈战的意思是既然铁三角想闹独立就让他们独立好了。
大明完全没必要为了六个不上税的省透支本就不多的国力。
等沈战打服了建奴再回过头来收拾铁三角也不迟。
四川、贵州和云南,这三个省是沈战留给张献忠的。
这哥们儿不是总想着高筑墙、广积粮当土皇帝吗?
沈战:你去当吧,给你三个省玩玩,看你能不能玩明白!
那么沈战的计划中给大明朝廷留了几个省呢?
答案是六个!
以京师所在地北直隶为核心。
再加上陕西,山西,山东,河南和南直隶。
将连成一片的北方六省握成一只拳头。
一记重拳打死满清建奴。
然后再回过头来慢慢收拾南方和西南的敌人。
这就是沈战的全盘战略规划。
这个规划可以用以下几个词语来形容:
自知之明
量力而行
断尾求生
卧薪尝胆
正是这样一个非常现实的作战计划,却遭到了皇帝和六部尚书的集体反对。
崇祯和六部尚书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我大明的土地谁也不许染指。
任何一个地方起火了我都要立刻去灭火。
灭火没有水、没有工具,就是用嘴吹我也要把火给吹灭。
满桂、卢象升、孙传庭等名将都是这样死在了为崇祯皇帝灭火的路上。
对崇祯这些人来说,让他们战略性放弃几个省确实太超前了。
看着神情激动的崇祯皇帝和六部尚书。
沈战知道这些人终究是没救的。
没救便没救吧,佛渡有缘人,渡不了众生。
既然他们自不量力要五线同时开战,那么自己也拦不住他们。
“自己全力打残多尔衮的八旗军才是正经的!”沈战默默地想道。
:()大明抄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