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杀心四溢 (第2/3页)

脸上始终带着浅笑。

行军路线,人事安排,粮草渠道等问题,他从不定夺,每每都要询问冲世凌,以及五名督军的意见。

赶路的时候,还总是让方少名与他同车共行。

方少名喜欢诗词,胡泰就与他聊诗词。

聊到兴头上,胡泰就会一脸懊悔的表示:某与贤侄相见恨晚,若非受制军规,定要与贤侄一醉方休。

最初,方少名对他很防备,毕竟在家里的时候,方平没少说胡泰的坏话。

所以在方少名印象中,这人是个满肚子坏水,一心想将老爹搞垮台的恶棍。

可随着大军越走越远,两人接触时间越来越长,对诗词的见解越来越合契,方少名的印象改变了。

胡泰在他眼中,俨然成了一位能文能武值得尊敬的长者。

既可体会复杂的诗人情怀,又能运筹帷幄,将两万大军安排的明明白白。

更让人觉得亲近的是,此人没有任何架子,与他闲谈,也不拘泥长幼辈分,就像一个朋友。

这让家教颇严的方少名,生出别样之感。

方平在家里极有威严,一天到晚拉着脸,不苟言笑,方少名兄弟几个,但凡走路的时候,步伐动静大了些,都要被罚跪在祖宗祠堂一整晚。

而在胡泰这儿就没有任何拘束了。

甚至当方少名聊诗词,聊至兴奋时,苦苦压抑情绪,胡泰还会告诉他,大丈夫想笑就笑,何必扭捏?

方少名几乎要感动的哭出来。

因此当胡泰再次为不能饮酒而懊恼时,他主动表示,这事儿别人不可以,但大将军不受此限。

说完就命人找酒,还表示有任何问题,由他承担!

胡泰见状,也就不说什么了,只是表示有好事不可独享,得把副将,以及其余四位督军都叫来。

方少名没想那么多,欣然同意。

于是在夜间安营后,方平安插的五名亲信,以及副将冲世凌,全部入了胡泰大帐。

几人推杯换盏,喝的好不痛快。

见他们均有几分醉意,胡泰忽的问了个问题:“各位可知,若想让大军如臂使指,军令一出,无人作他想,靠的是什么?”

方少名早已被其气度折服,闻言立即充任捧哏:“还请胡叔赐教!”

胡泰便对几人说道:“在军中树立威严,靠的是严格军律!只有以严律约束他们,才能使之畏惧!”

方少名带头鼓掌,大着舌头点头:“胡叔说得对!我老爹在家里也是如此!我们兄弟几个,都怕他怕的要命,他不点头,连屁也不敢放!”

众人闻言大笑。

胡泰抬手捋须,唏嘘道:“自古英雄出少年呐,长江后浪推前浪,老夫与方公,都到了半截入土的年岁,以后啊,这世间都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

方少名道:“胡叔如日中天,是应南最能打的将军,不必妄自菲薄。”

胡泰道:“老则老矣,不认不行。我观诸位,都是领兵征战的好苗子,只要从现在起树立起威信,他日成就绝不在老夫之下!”

方平找来的五名亲信,都是世家公子哥出身,在行宫里担任着一官半职,平日里最难过的,莫过于觉得满身能耐无从施展。

可真要问他们有什么能耐,那包罗可就广了。

兴许今日读了治国论,便觉得自己是以众生为棋子的国手。

改天看了篇兵法策略,就认为自己领兵冠绝天下。

那眼睛都是长在脑袋顶的,除了方平方大人,在行宫里瞅谁都瞧不起。

这次被委以重任,成了北伐大军的督军,且还被赐下‘斩将剑’,五人嘚瑟的恨不能直接上天。

因此被胡泰这么一通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