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匡胤仗义放行周 郭威发兵困京城 (第3/5页)

有一样,我出城打仗,也不能叫你们在京城享福,咱们一块去,我死你们也别想活!要是都怕死,那就奋力抵抗郭威的兵将,大家劲往一处使,就许打胜。真能鞭敲金镫,齐唱胜歌,老夫是头功。想至此向上磕头:“万岁,反贼郭家雀,乃是个刺面之人,成不了大事;赵匡胤是个乳臭未干的娃娃,打京城是以卵击石。万岁不要担忧,免伤龙体。微臣既食君禄,应该为主分忧,愿带我的犬子,出城去战郭威。”

刘承佑乐坏了:“老太师出战,朕就放心了。退朝!”

“慢着!臣舍命报君恩,但还要陛下御驾亲征。”

“老太师你去杀敌,为甚要朕亲征?”苏逢吉说:“主公,你是有道明君,马上皇帝,今天出征要效法大唐贞观天子李世民御驾亲征。这样能鼓舞士气,以壮将胆,身先士卒,全军上下哪个不佩服主公?这样就能齐心协力,战胜郭威。”

苏逢吉是没安好心眼儿,打了败仗大家一块死。刘承佑今年才二十一岁,他当的是太平皇帝,没打过仗,不懂得疆场上是你死我活的恶战,白刀进去,红刀出来,跟戏台上打仗不同,那是假的。尤其苏逢吉是他岳父,岳父能给姑爷亏吃吗?当时准奏:“朕要亲临疆场,你速速挑选精兵良将,去吧。”然后,刘承佑又传了一道旨意:满朝文武大小官员,一律保驾出征,若有不到者,立即杀之。这回好,连窝端了。只留下少数守城的,余者都得去。那文官吓得,抖衣而颤。文武官员整忙了一天。

次日,汉刘王要出城。正在这时,皇太后李三娘来到金殿见驾。

李三娘是位贤皇后,父亲叫李敬儒。李三娘嫁给刘暠没享几天福,年轻的时候,刘暠刘知远不得第,养活不了妻子,又投军从戎,常年在外。李三娘在家受苦,终日推磨,在磨房里生下的刘承佑,没有接生婆,咬断脐带,所以刘承佑的乳名叫咬脐郎。李三娘求人把咬脐郎给丈夫送去,自己还在磨房受罪。刘暠当了皇上,才把她接去,不久刘暠就死了。

刘承佑登基,荒淫酒色,李三娘没少劝阻。另外,赵匡胤当初反出京城,刘承佑把他父亲赵弘殷抓去要杀,史弘肇讲情也不行,就搬来太后。李三娘讲情免去死罪,削职为民,赶出京城,这是李三娘做了件好事。今天听说儿子要御驾亲征,把她吓坏了,忙到金殿劝阻:“万岁,郭威兵临城下,将至壕边,有名的大将都不是他的对手,你出去也是白废,反而添麻烦,还得文武官员保护。依哀家之见,不如同郭威和好,把奸臣交给郭威,替死去的忠良报仇,再封赏郭威等众将,干戈不动自息。”

苏逢吉听了吓了一跳,心想:郭威、史彦超和我仇深似海,要讲和我得先死。这可不行!“万岁!郭威大逆过天,罪不容诛!不能再用。讨伐叛逆,国家才能太平。”

“哎,太后你执掌后宫,朝中事不用多管。老太师起程吧!”

“是!”说完刘承佑下殿,李三娘含着眼泪回后官去了。

苏逢吉点了五万兵,披挂整齐在前边开道。刘承佑也不坐车辇,换骑战马,文武群臣前呼后拥出了城,来在七里店安下行营,给刘承佑竖下金顶黄罗帐,叫他休息。这时郭威兵马正在叫阵,苏逢吉无奈,留部分人看守营盘,余者全部到疆场。苏逢吉领着儿子苏麟、苏豹,带着手下将官在前,文武群臣保着刘承佑在后,列开队伍。刘承佑在龙旗下带住逍遥马,往对面一瞧,炮声轰鸣,野鸟惊林,刀枪密摆,剑戟如林。旗幡招展,绣带飘扬:飞龙旗龙鳞片片,飞凤旗两肋插花,飞虎旗腾空杀气,飞豹旗口吐云霞,飞彪旗三军司命,飞熊旗千变万化,飞蟹旗儿郎胆惧,引军旗执掌生杀。八杆大旗左右摇摆,当中一杆大纛旗。大小将官盔明甲亮;金盔金甲,银盔银甲,铜盔铜甲,铁盔铁甲。真是:高的威风,矮的严实,黑的脆生,白的漂亮。一个个都有百步的威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