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筑梦全球,再启新程 (第1/2页)

成奇勋和曹尚佑站在生产基地的观景台上,望着眼前忙碌而有序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但他们清楚,这只是残障儿童文创事业漫漫征途中的一个驿站,更多的挑战与机遇正等待着他们。

在全球市场的持续拓展和产品的不断升级后,成奇勋和曹尚佑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 举办一场全球性的文创活动,将残障儿童的文创作品和他们的故事,以更加直观、震撼的方式展现给全世界。这个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创的盛宴,更是一次向世界传递爱与希望的旅程。

他们迅速召集团队核心成员,商讨活动的策划方案。会议室内,大家热情高涨,各抒己见。一位负责市场推广的成员兴奋地说:“我们可以邀请世界各地的知名文创企业、艺术家和文化机构参与,让这个活动成为全球文创交流的平台。” 另一位负责活动策划的成员接着说:“还可以设置残障儿童文创作品的展示区,现场表演环节,让观众亲身感受孩子们的才华和努力。” 成奇勋和曹尚佑认真倾听着每一个建议,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然而,活动筹备的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首先面临的是场地协调问题。他们希望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大都市作为活动举办地,经过多轮筛选,最终将目标锁定在新加坡。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多元,是举办全球性活动的理想之地。但当他们与新加坡当地的场地供应商洽谈时,却遇到了重重困难。场地租金高昂,且可使用的时间有限,这让成奇勋和曹尚佑有些为难。

成奇勋亲自与场地供应商沟通,他诚恳地说:“我们举办这个活动,是为了给残障儿童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世界看到他们的梦想和努力。希望您能考虑一下我们的特殊情况,在场地租金和使用时间上给予一些优惠和支持。” 供应商被成奇勋的真诚所打动,经过一番协商,最终同意在租金上给予一定的折扣,并适当延长了场地使用时间。

解决了场地问题,节目编排又成为了一个大难题。由于活动面向全球,参与的文化机构和艺术家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文化差异巨大。在筹备表演节目的过程中,不同文化背景的团队在节目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产生了诸多分歧。例如,来自非洲的艺术团队希望展示充满原始活力的舞蹈和音乐,而欧洲的艺术家则更倾向于优雅的古典艺术表演。如何将这些不同风格的节目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谐而精彩的演出,成为了摆在策划团队面前的一道难题。

成奇勋和曹尚佑组织了多次跨国视频会议,邀请各方代表共同商讨节目编排方案。在会议上,成奇勋说:“我们的活动旨在展示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每一个节目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我们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不同文化的节目相互映衬,共同展现文创的魅力。” 经过反复讨论和协调,他们决定以 “文化之旅” 为主题,将节目分为不同的篇章,每个篇章展示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通过巧妙的串联和过渡,让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仿佛进行了一次环球文化之旅。

在残障儿童文创作品的展示区设计上,团队也花费了大量的心思。他们希望展示区不仅能够展示孩子们的作品,更能让观众深入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和孩子们的创作过程。为此,他们邀请了专业的展示设计师,采用了多媒体互动展示的方式。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幕,了解每一件作品的创作灵感、作者的成长经历,还能观看孩子们创作时的视频记录。

随着活动日期的临近,各项筹备工作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然而,就在活动前一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了新加坡,导致活动场地部分设施受损。成奇勋和曹尚佑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他们立刻带领团队成员赶赴新加坡,与场地工作人员一起进行紧急抢修。经过连续几天几夜的奋战,终于在活动前一天完成了场地的修复和布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