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逐梦之路,永不止步 (第1/2页)

成奇勋和曹尚佑站在巴黎艺术学院的校园里,看着平台上孩子们充满希望的笑容,心中满是成就感。但他们清楚,这只是新征程的。随着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板块的上线,一系列新的挑战正悄然降临。

为了让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板块能够切实发挥作用,成奇勋和曹尚佑带领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前期调研。他们通过线上问卷和线下访谈的方式,收集了全球各地残障儿童的兴趣爱好、专业技能以及就业意向。在分析这些数据时,他们发现不同地区、不同残疾类型的孩子有着截然不同的就业需求。比如,亚洲地区的孩子更倾向于从事与科技、文化相关的工作;而欧洲地区的孩子对艺术、设计领域的兴趣更为浓厚。

基于这些调研结果,成奇勋和曹尚佑开始有针对性地邀请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录制职业发展经验分享视频。他们联系到了一位在科技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残障人士李明。李明虽然双腿残疾,但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科技的热爱,成为了一家知名科技公司的首席技术官。当接到邀请时,李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深知残障儿童在就业道路上的艰辛,能为他们提供帮助,是我的荣幸。”

在录制视频的过程中,李明详细讲述了自己的奋斗历程,分享了在面对挫折时如何调整心态,以及在科技领域求职的技巧和经验。他还鼓励孩子们:“身体的残疾并不能限制你们的梦想,只要你们有热情、有决心,就一定能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

与此同时,曹尚佑负责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他首先将目标锁定在一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型企业上。在与一家国际知名的互联网企业的洽谈中,曹尚佑向企业负责人展示了平台上残障儿童的优秀作品和学习成果,并详细介绍了他们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计划。企业负责人对这个项目表示出了一定的兴趣,但也提出了一些担忧:“我们担心残障儿童在工作中可能会面临一些实际困难,比如工作效率、沟通协作等方面,这可能会影响到项目的进展和团队的氛围。”

曹尚佑耐心地回应道:“我理解您的担忧。我们会在孩子们实习和就业前,为他们提供全面的岗前培训,包括专业技能培训和职场适应培训。我们还会与企业保持密切沟通,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且,残障儿童往往具有更强的专注力和毅力,他们在工作中也能为团队带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思维。” 经过多次沟通和协商,这家互联网企业最终同意为残障儿童提供实习岗位。

然而,在为孩子们匹配实习岗位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每个孩子的残疾类型和程度不同,岗位适配度成为了一个难题。比如,一些手部残疾的孩子难以胜任需要精细操作的工作;而一些听力障碍的孩子在沟通密集的岗位上会遇到困难。

成奇勋和曹尚佑意识到,必须为每个孩子制定个性化的就业方案。他们组织了一支由职业规划师、心理咨询师和教育专家组成的团队,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为他们推荐合适的岗位,并提供针对性的培训。

在为一位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孩子张伟推荐岗位时,团队经过深入研究和讨论,发现他对园艺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且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于是,他们联系了一家专注于城市绿化的企业,为张伟争取到了一个园艺实习岗位。为了帮助张伟更好地适应工作,团队为他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植物养护知识、工具使用技巧以及简单的职场礼仪。

在张伟实习的第一天,成奇勋和曹尚佑亲自送他到企业。他们鼓励张伟:“不要害怕,大胆去尝试,有什么问题随时告诉我们。” 张伟紧张地点点头,眼中却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随着实习的深入,张伟逐渐展现出了他在园艺方面的天赋。他虽然学习速度相对较慢,但非常认真和努力,对每一株植物都悉心照料。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