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逐梦远洋,梦想绽耀全球 (第1/2页)

在繁星闪烁的夜晚,成奇勋和曹尚佑站在平台办公室窗前,望着城市的灯火,心中满是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新产品的成功推出以及平台影响力的提升,让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他们深知,拓展海外市场不仅能为残障儿童文创产品打开新的销路,还能让残障儿童的梦想在全球范围内绽放光芒。

说干就干,成奇勋和曹尚佑迅速组建了海外拓展团队,开始对国际市场进行深入调研。他们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消费习惯和审美观念差异巨大,这给产品的推广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比如,在欧洲市场,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的环保性和艺术性;而在亚洲一些国家,消费者则更倾向于具有实用性和情感共鸣的产品。了解到这些信息后,平台决定根据不同市场的特点,对文创产品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改良。

在与一家欧洲知名零售商洽谈合作时,成奇勋和曹尚佑带着精心准备的产品样本和市场调研报告前往。然而,对方在看到产品后,提出了诸多质疑。零售商代表皱着眉头说:“你们的产品设计很有创意,故事也很感人,但在环保材料的使用上,还没有达到我们欧洲市场的严格标准。而且,这些产品的艺术风格可能不太符合欧洲消费者的审美习惯。” 成奇勋和曹尚佑意识到,要想进入欧洲市场,必须对产品进行全面升级。

回到平台后,他们立即组织研发团队和文创团队,针对欧洲市场的需求进行产品改进。研发团队四处寻找符合欧洲环保标准的新型材料,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筛选,终于找到了一种既环保又具有良好质感的材料。文创团队则深入研究欧洲艺术史和当代艺术潮流,对产品的设计风格进行了大胆创新。他们将残障儿童的情感故事与欧洲艺术元素巧妙融合,设计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

当再次带着改进后的产品与欧洲零售商洽谈时,对方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零售商代表仔细端详着产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次的产品让我们看到了你们的诚意和努力,无论是环保材料的使用还是艺术设计,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愿意与你们展开合作,将这些产品推向欧洲市场。”

解决了产品适应性问题,国际物流又成为了新的难题。由于文创产品大多为手工制作,易碎且对运输环境要求较高,国际物流的成本和风险都很大。负责物流的小赵在汇报中满脸愁容:“国际物流的费用比我们预期的高出很多,而且运输过程中货物损坏的风险也不小。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产品很难在海外市场保持价格竞争力。”

成奇勋和曹尚佑决定亲自与多家国际物流公司进行谈判。在与一家知名国际物流公司的会面中,曹尚佑详细介绍了平台的文创产品特点和运输需求:“我们的产品承载着残障儿童的梦想,每一件都独一无二。希望贵公司能够提供一套安全、高效且价格合理的物流解决方案。” 物流公司的负责人表示理解,但也指出了运输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如不同国家的海关政策差异、运输路线的复杂性等。

经过多轮艰苦的谈判,平台与物流公司最终达成了合作协议。物流公司专门为平台的文创产品设计了定制化的运输方案,采用了特殊的包装材料和运输设备,降低了货物损坏的风险。同时,通过优化运输路线和与各地海关的密切沟通,有效控制了物流成本。

就在平台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与海外合作方的信任危机又悄然降临。一家已经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的海外经销商,突然对平台的运营模式和残障儿童权益保障措施产生了怀疑。他们要求平台提供详细的财务报告、项目执行记录以及残障儿童权益保障的相关证明文件,并派专人前来实地考察。

成奇勋和曹尚佑对这次信任危机高度重视,他们组织团队成员迅速整理相关资料,确保每一份文件都真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