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勇攀高峰,爱满世界 (第1/2页)
成奇勋和曹尚佑站在巴黎艺术学院的校园里,看着平台上孩子们充满活力的学习画面,心中满是成就感。但他们深知,在残障儿童文创教育事业的道路上,还有更高的山峰等待攀登。随着平台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拓展国际合作成为了下一步发展的关键。
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亚洲的印度和中东的沙特阿拉伯。印度拥有庞大的残障儿童群体,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许多偏远地区的残障儿童难以获得优质教育;沙特阿拉伯则有着独特的文化和教育体系,对于残障儿童教育也有着自己的需求和理念。
成奇勋和曹尚佑首先奔赴印度,与当地的教育部门和公益组织展开洽谈。在新德里的一间会议室里,气氛热烈而紧张。印度教育部门的官员辛格先生眉头紧锁,提出了自己的担忧:“我们非常认可你们的教育理念和平台模式,但印度的教育体系复杂多样,不同邦之间的教育政策存在很大差异,如何确保平台能够适应印度的国情呢?”
成奇勋微笑着回应:“辛格先生,我们理解印度的特殊情况。我们会深入研究各邦的教育政策,与当地的教育专家和公益组织合作,对平台课程进行本地化调整。比如,我们可以将印度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艺术课程中,让孩子们在学习艺术的同时,传承和弘扬本国文化。”
曹尚佑接着补充道:“我们还计划在印度设立本地化的运营团队,负责平台的推广、服务和课程更新。这个团队将由印度本地的教育工作者和志愿者组成,他们更了解当地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 辛格先生听后,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认可的神情。
然而,在与印度当地公益组织的合作谈判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一家名为 “希望之光” 的公益组织负责人玛雅女士表示:“我们担心平台的商业投资背景会影响其公益性质,毕竟我们一直致力于为贫困地区的残障儿童提供免费的教育服务。”
成奇勋诚恳地解释道:“玛雅女士,您的担忧我们完全理解。虽然我们接受了投资,但我们与投资方明确约定,平台的公益属性不会改变。我们会将一部分资金用于为印度贫困地区的残障儿童提供全额奖学金,确保他们能够免费使用平台的教育资源。” 经过一番深入的交流和协商,双方最终达成了合作意向。
解决了印度的合作问题后,成奇勋和曹尚佑马不停蹄地前往沙特阿拉伯。在沙特的首都利雅得,他们与当地的教育机构和宗教人士进行了会面。沙特的教育体系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在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上有着严格的规定。
一位宗教长老阿卜杜勒先生严肃地说:“在我们的文化中,教育必须符合宗教教义和传统价值观。你们的平台课程是否能够尊重和融入我们的文化呢?” 成奇勋认真地回答:“阿卜杜勒先生,我们非常尊重沙特的宗教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在课程设计上,我们会邀请当地的宗教学者和文化专家参与审核,确保课程内容符合沙特的文化规范。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艺术教育,为沙特的残障儿童提供一个表达自我、展现才华的平台,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在课程本地化的讨论中,双方就艺术课程的内容产生了分歧。沙特方面希望艺术课程能够更多地体现宗教艺术元素,如伊斯兰几何图案、阿拉伯书法等;而平台原有的课程则更侧重于现代艺术和多元文化的融合。成奇勋和曹尚佑意识到,这是一个需要谨慎处理的问题,既要尊重沙特的文化特色,又要保持平台课程的创新性和教育性。
他们邀请了全球的艺术教育专家和沙特当地的艺术家,共同进行研讨。经过多轮激烈的讨论,最终达成了共识:在保留平台核心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专门为沙特地区开发一套融合宗教艺术元素和现代教育方法的课程。例如,在绘画课程中,引导孩子们用现代绘画技巧表现伊斯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