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破局重生,梦想绽放辉煌 (第1/2页)
在雨后初晴的清晨,成奇勋和曹尚佑站在顺利投产的生产基地前,望着一箱箱精美的文创产品从生产线上源源不断输出,心中满是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可他们还没来得及为阶段性的胜利好好庆祝,新的危机便如暴风雨般迅猛袭来。
随着平台文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一些不法商家嗅到了商机,开始肆无忌惮地抄袭平台的产品。这些抄袭品不仅做工粗糙,质量低下,还以低价在市场上倾销,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平台的品牌形象。负责市场监测的小陈匆匆跑进办公室,手里拿着几款抄袭产品,脸色十分难看:“成总,曹总,你们看,这些抄袭品最近在市场上大量涌现,很多不明真相的消费者都被误导了,我们的产品销量受到了很大冲击。而且,网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对我们不利的舆论,质疑我们产品的质量和原创性。”
成奇勋和曹尚佑拿起抄袭产品,仔细查看,眉头紧锁。成奇勋愤怒地说:“这些不法商家太过分了,我们一定要采取措施,维护我们的权益和品牌声誉。” 曹尚佑立刻安排法务团队收集证据,准备对抄袭商家提起诉讼。同时,公关团队迅速行动,发布声明,详细说明平台产品的原创设计理念和制作工艺,对比真假产品的差异,引导消费者辨别。在声明发布后,网上的舆论开始出现了一些转机,但仍有部分消费者持观望态度。
法务团队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抄袭商家十分狡猾,他们分散生产,销售渠道也极为隐蔽,很难追踪到源头。负责调查的法务人员小李每天奔波于各个城市,深入调查抄袭商家的生产和销售网络。他在一个简陋的仓库里,发现了大量正在打包的抄袭产品,可当他准备收集证据时,却遭到了仓库管理人员的阻挠。小李冷静地与他们周旋,同时悄悄通知了当地警方。在警方的协助下,终于成功收集到了关键证据。
就在平台全力应对抄袭风波时,东南亚生产基地所在地区的政策发生了变动。政府出台了新的环保政策和劳动法规,对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平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对生产基地进行改造,以满足新政策的要求。而且,新的劳动法规对员工的工作时间和薪资待遇有了新的规定,这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基地负责人在电话里焦急地说:“成总,曹总,政策变动对我们影响太大了,改造生产基地需要一大笔资金,我们的资金流本来就不宽裕,这可怎么办?”
成奇勋和曹尚佑意识到,这是一个关乎生产基地存亡的重大问题。他们紧急召集财务团队和管理团队,商讨应对策略。财务主管无奈地说:“目前我们的资金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要拿出一大笔资金进行基地改造,确实很困难。” 曹尚佑提出可以尝试向银行申请贷款,或者寻找新的投资者。成奇勋则表示,在改造生产基地的同时,也要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于是,团队兵分两路。一路由曹尚佑带领,与银行和潜在投资者进行洽谈,争取资金支持;另一路由成奇勋带领,深入生产基地,与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一起,研究如何优化生产流程。在与银行的谈判中,曹尚佑详细介绍了平台的发展前景和还款能力,展示了平台在应对各种危机时的韧性和潜力。经过多轮艰难的谈判,银行终于同意提供贷款。
而在生产基地,成奇勋和技术人员们日夜奋战,对生产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他们发现,通过调整生产布局和设备运行时间,可以在不影响生产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在一次设备调试中,技术人员小张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想法,通过对设备进行微小的改造,可以实现原材料的更高效利用。经过试验,这个想法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符合新的环保政策要求。
然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