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雪山冰寒 (第1/2页)

李墨曜看得出来,自己这位授业恩师有些话早就不吐不快了。

“我是个研究技术的,我也只适合去研究技术,所以我主动从所长位置上退下来。我也不想干涉你的公司管理模式,我知道你有你的难处,但我仍然想劝你,当初那个以保障科研人员待遇为己任的深蓝机器人,现在早已被资本裹挟了……”

江道源说完这番话长叹着气坐下,胸脯一起一伏的,久久不能平静。

谢向明执掌企业二十余年,早已见惯了大风大浪,有些事他又何尝不知道,但他不能在这种场合上随意说话。他不是怕这小子不靠谱,而是怕自己的话被外界胡乱解读。

“你的模块化设计很好,回头我会考虑让专业人员和你接触。”

这等于下订单了。

生意上门自然是好事,但李墨曜的话还没说完呢。刚才侃侃而谈那么多,也不差再补充两句了。

“关于蓝景建厂的问题谢董怎么看?”

“蓝景?”

谢向明很意外,怎么突然提到儿子的那家公司了,外界的风言风语很多,深蓝入股蓝景从表面上看只是普通的投资,但如果董事长是自己的儿子就难免被过度解读。

“深蓝是蓝景的第二大股东,这么大的事总不会不闻不问吧?”李墨曜试探着问。

谢向明的眼皮耷拉下来,面色明显不悦:“蓝景是独立自主运营的企业,深蓝并非控股方,无权干涉其内部决策。”

“但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哦?”谢向明又重新正视这个年轻人,眼眸中闪动着某种期待。

“如果在沪上建厂我就不说什么了,但如果在沈州建厂我觉得是一个良机。”

“什么意思?”

“刚刚提到企业的社会责任,蓝景如果在沈州建厂除了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外,对当地并不会带来更多的好处,所以在蓝景建厂的时候我很希望能在sw的模块上加上智慧社区,我查了一下蓝景的财报,这笔投资高达4000万,凭蓝景目前的现状恐怕无法负担,但我觉得如果深蓝肯给予支持的话,这个目标应该可以达到。”

谢向明愣了半晌,他上下反复的打量这个年轻人,试图从对方的表情上解读出其内心真正的想法,但从头到脚,这个年轻人的表现都非常淡定。

“你想拿蓝景当试验区?”

“也不能这么说,但蓝景很可能成为我的优质客户,为客户想在前面是我们工先锋的一贯宗旨。”

“为什么是沈州?沪上不行吗?”

如果但凡李墨曜说出什么沈州地价便宜之类的话,谢向明肯定二话不说转头走人,企业家眼里的钱和老百姓眼里的钱是不一样的,很多小公司发展不起来就是受困于决策者的思维。

李墨曜面色凝重,认真的说:“因为我们有这个传统……”

有这个传统……

谢向明不是沈州人,可以说他和这片土地结缘完全是因为他的老师,他目睹了一个时代的变迁,现在又走在另一个时代的风口浪尖。上一次他是弄潮儿,如今呢?

谢向明摇摇头,边起身边说:“我不代表蓝景,但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任何一家企业都不会这么干的。”

说完,谢向明起身拂袖。

“谢董。”李墨曜叫住了对方:“最后一句。”

“嗯!”谢向明头也不回,背对着对方,脚下站定,似乎是要给对方一个机会。

李墨曜深吸了一口气,事已至此,这最后一句说不好,那就前功尽弃了。

“你是相信的,你看得见,不然你也不会听我说这么长时间了,我知道我的想法还不成熟,我还没做好在你面前说这些话的准备。但来都来了,我总要把心里话都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