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张朝进入走马灯 (第2/3页)

六年来,每逢伤口快要愈合,他都要重新将它撕开,还挺麻烦的。

好在以后就不必这样麻烦了。

那人……诸葛琮,诸葛仲珺。

……仲珺。

张朝眷恋地念着那人的名字,眼前走马灯般掠过那人的一颦一笑,以及他们的十二年。

张朝是太原人,父母早逝,留下他孤零零一个。

他们颇有家资,父母给他留下了不少长工、几个管事,还能勉强将杀猪卖肉的营生继续经营下去。

那时候,日子虽然不算太好,但好歹过得下去。

但没过几年,凉州人突然骑着马闯进来,将并州践踏得乱七八糟。

张朝那时大概有十六岁,或者十七岁?他已经记不清了。因为他自幼膂力过人,又擅长刀枪箭术,所以邻里自发地拥戴他,跟着他往东边儿逃亡。

他们走啊、走啊,没有粮食就吃草根,没有草根就吃树皮,没有树皮就喝凉水。

一路上到处都是死人,到处都是骷髅,还有吃人的土匪和杀人的兵痞。

出发时,他们大概有数百人。到达冀州时,就只剩下了几十个。

那时的冀州牧姓徐,听说自幼读书,举过孝廉,在天下都有仁名,被士人们称为“当世君子”。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面对数万灾民时选择了紧闭城门,将难民都拒之于外。

城墙上的人大喊着:“你们走吧!青州并无余粮!”

“走吧……再不走,我们就赶人了……走吧,走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但他们还能往哪里走呢?

他们背井离乡,已经走了这么远的路。

很多人甚至在半路就已经无力行走,硬生生爬着、滚着、相互拉扯着才来到了冀州。

在紧闭的大门外,他们在淋漓的血泊中抬头,一双双空洞得如同枯木上的虫洞般的眼睛注视着苍天。

还能往哪里走呢?

城墙上的人大喊着:“走啊……去司州!去啊!”

司州,指的是是司隶属吧……好像在西南边,很远的地方。

张朝已经没力气再走了。在过去赶路的日子里,他总是将仅存的食物让给孩子、妇女。他也只是个少年人,他想保护这些熟悉的脸。

但他最终什么都没保护好。

城墙下杂草一样的难民迟缓地对视着,最终还是在城墙下搭建棚子,打算先休养一段时间再踏上去司州的道路。

万一……万一去司州真的有活路呢?虽然生活这般凄苦,他们却还想活下去。

——并未被赋予期待的那个转机出现在寒冷的黎明。

起初只是一阵令人心惊胆战的马蹄声。

被骑兵屠杀过好几次的难民如惊弓之鸟,拼了命地躲藏起来,有的缩在棚子里,有的想要爬到树上,有的跪在地上拼命磕头。

他们被这乱世折磨,现在的模样比起人类,其实更像是某些类人但更卑微更弱小的动物。

张朝那时瘦的皮包骨头,但还是撑着身体,拎着木棍站出来。

“死了就死了,万一能拖延些时间,让他们多跑几步呢。”

他这样想着,拼命抬头,想要装得威武些。

马蹄声近了,随之而来的还有轮毂转动的骨碌声。

骑兵依旧冰冷,依旧居高临下,手中的马槊依旧闪着寒光。

张朝注视着他们,握紧了武器,等待着死亡。

……可这死亡的仁慈却迟迟未曾降落在他身上。

骑兵只是站立着,簇拥着中间的那位少年。当时同样年幼的诸葛琮沉默地注视着那些衣衫褴褛、似人而非人的难民,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