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询问 (第1/2页)

众生员缓缓站好,立定堂下,双手拢于袖中,神情恭敬,静静听着教诲。

扫视一圈,李正清目光如炬,语气沉稳,继续说道。

“学海浩瀚,书山巍峨,功名路上,方行一步。

你们这次考中固然可贺,然而功名之路才开始,若沉溺虚荣,则如浮萍之根,风来即散。

你们要知道,士者立身,德行为重,经世致用,方不负天地圣贤之教。”

众生员心领神会,齐声附和:“谨记学政大人教诲,勤学修身,不负斯言!”

李正清点点头,看向一旁的周淮,“周大人,可说两句?”

周淮正端起茶盏,缓缓抿一口。

便侧目环视众人,神情从容,声音平和却透着力量。

“学子之道,端在修德。李大人的话,你们定要铭记于心。今日虽荣,但心不可浮,志不可忘。文武之道,天下为重。汝等前程,系于家国!”

“谨遵教诲!”堂下众生再度弯腰,声音洪亮。

听说这次有个13岁的小三元的生员,周淮颇感兴趣,这才跟着李正清过来瞧一瞧。

看了一眼李正清,对方立刻接过了话,便询问道。

“这次的案首何人?可在堂下?”

这才院试见一个学政和监察御史,就已经弄的这么严肃规矩了,那以后的乡试、会试、殿试估计更吓人。

林向安站在最前面,正在心里吐槽这严苛的规矩,突然一激灵,反应过来是问他。

便不慌不忙迈步而出,面上镇定自若,“学生林向安在此。”

紧接着缓缓作揖,“学生拜见学政大人、御史大人。”

周淮和李正清的视线都集中到了他身上,不经意地打量,见他虽然小,但举止得体,面上沉稳,眼含赞许。

“你就是今年的小三元,不错。”

随后又问道,“你可有志向?学问为何?功名为何?”

这是在询问他的读书的目的,以及未来的目标,这种场面话得说的好听才行。

林向安快速在脑海过了一遍,有条不紊地答道。

“学生得蒙圣恩,幸列秀才,虽名利当前,惟愿修身以行道.....”

李正清满意地点点头,叮嘱道,“言之有志,若能慎思笃行,方成大器。”

接着就对在场的众生员说道,“今日之后,你们定当更勤学问道,不负儒冠所戴!”

众生员一点点听着,时不时附和。

接着学政又询问了其他人,指点了几句。

就这样差不多一个时辰,才和御史大人起身离开。

在府城基本上没有什么事了,接着回到本籍县,要在知县陪同下拜谒文庙,就此功德圆满,院试才算正式结束。

随后去和县学的教官商量回去的事宜,定在后天,卯时在城门汇合返回。

想着还有一天时间,便再去拜访一下谢二爷,不过还是没有回来,就连陈爷也不在。

林向安只好作罢,提前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县衙。

就在他们启程回去的前一天,双林镇非常热闹,衙役到林家报喜,沿途吹唢呐,敲锣鼓。

走过的路人纷纷好奇,有些跟在后面,去瞧瞧热闹。

其中有人询问何事?

一名衙役高声喊道:“好消息,本地学子林向安公子,在院试考中案首,考了个小三元,如今是秀才公了,知县大人特派我们去林公子家报喜!”

话音刚落,集市上的人群顿时一阵骚动。

路上行人纷纷驻足倾听,眼中满是惊讶与钦佩。

“林公子?不就是林家豆腐坊的儿子,他竟然考中了小三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