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共享的起点 (第1/3页)

夜幕笼罩,李明那小小的客厅内,讨论之声渐息。王刚与刘涛怀着复杂的心绪离去,虽被李明的构想所触动,可内心的疑虑与不安依旧萦绕心头。张鹏,这位退休的老干部,却选择留了下来。他与李明坐在客厅那张老旧的沙发上,窗外的星光与城市的光芒相互交织,飞行车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光轨。

张鹏深吸一口烟,打破了沉默:“李明,我一直在琢磨,咱们是否真的需要货币与交易?我主张不交易、不按劳分配,全民免费享用社区的各类福利。”李明眼中透露出好奇与疑惑,静待张鹏进一步阐释。

张鹏接着说道:“一堆沙子,在无需货币交易之前,只要其数量足够众多,就不会有人想着囤积居奇,因为囤货的目的在于通过交易谋取利益。没有交易机制,没有按劳分配,一切共享,方能彻底断绝人们被利益诱惑的贪欲。”

李明点了点头,开始领会张鹏的想法。“至于吃大锅饭不干活的问题?”张鹏微笑着说,“只要积极参与建设讨论,长着耳朵听,即便当时未提出建设性意见,但当遭遇实际问题时,每个社员仍有机会和权利表达自己的想法。总不至于像当下社会这般,在利益驱使下,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唯有金钱!唯利是图,不择手段。”

李明被张鹏的话语深深触动,他意识到,这种全新的社区理念,不单单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挑战,更是对人性深层次的探寻与信任。

张鹏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城市。“无货币、无交易、无分配,按需分配体系下,人和人之间只要确保每个人所占用的资源有益于社区整体利益,又不赋予其完全独占的权利,一切只依自然需求分配,那么社员们才会如同这地球上原有的一切自然环境一般和谐共生。”

他转身面向李明,眼神坚定:“譬如原始森林,那一棵树、那一块领地就独属于某个动物吗?不,它们共享这片森林,共同维护生态平衡。咱们的社区,也应当成为这样的一个生态系统,每个成员皆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相互依存,共同繁荣。”

李明站起身,他的眼中闪烁着决心的光芒。“张鹏,您的话让我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咱们一道,从这个小小的客厅起步,构建一个没有货币、没有交易、没有分配的社区,一个真正共享、和谐的社区。”

两人的探讨持续至深夜,他们的对话在夜空中回荡,仿佛是对未来的召唤。在这个智能化的城市里,他们的梦想和计划正在悄然萌芽。

第二天的挑战

次日,李明家中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刘涛带着王伟和董浩一同前来参加会议。王伟是一位 42 岁,从人工智能开发公司被解雇的软件工程师,董浩则是 35 岁,从智能维修厂失业的自动化设备工程师。他们的到来,为这场关于未来社区的讨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专业力量。

众人围坐在客厅里,昏黄的灯光下,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不安和迷茫。李明站在他们中间,他的眼神坚毅,声音充满力量。

“朋友们,咱们都面临着相同的困境,失去了工作,失去了收入,可咱们不能丧失希望。”李明的声音在小屋中回响,他的目光坚定地扫过每一个人。

张鹏,一位 65 岁的退休老干部,他的眼中闪烁着对往昔的怀恋和对未来的迷茫。“李明,我除了半辈子拼搏得来的房子和微薄的退休金,啥都没了。我不知道在没有货币的社区里,我该如何生存。”

王刚,35 岁,一个质朴的农村人,他的手中还沾着农田的泥土。“我家有农田,可如今农作物收益不佳,我也在智能化设备工厂干了十来年,如今工作都被 AI 机器人给取代了。”

刘涛,一位 44 岁失业的企业策划师,他的眼镜片后是一双锐利的眼眸。“我啥都懂,啥都会,可现今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