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金刚藤头的医途寻光 (第1/3页)

我叫白莲花,是个土生土长的山妹子,家就住在那连绵起伏的青山脚下。打小,我就对山上的花花草草感兴趣,跟着阿爹在山林里转,认识了不少草药。咱这山里,藏着数不清的宝贝,就说那金刚藤头,看似普通,可浑身都是宝。

金刚藤头的植株长得挺有特点,藤蔓细细长长的,上面还布满了尖锐的小刺,稍不注意,就会被它划伤。它的叶子是那种油亮的绿色,形状像个盾牌,看着就很有力量感。到了开花的时候,一串串淡黄色的小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吸引着不少蜜蜂蝴蝶。它的果实成熟后是蓝黑色的,圆溜溜的,看着就招人喜欢。

这金刚藤头啊,喜欢长在山坡、溪边那些潮湿又阴凉的地方,生命力可顽强了。它的根状茎,也就是我们入药要用的金刚藤头,又粗又壮,颜色是那种棕褐色的,表皮还有些粗糙。把它切开,里面是黄白色的,还有一股特别的气味。

金刚藤头性温,味苦、辛,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消肿的功效。在我们这儿,用处可大了。要是哪家有人得了风湿关节痛,用金刚藤头煮水喝,再拿煮过的水泡泡关节,症状就能减轻不少。还有那些跌打损伤的,把金刚藤头捣烂敷在伤口上,能消肿止痛。

阿爹是村里的赤脚医生,他最擅长用这些草药给乡亲们治病了。我从小就跟在阿爹身边,看着他给人看病,心里别提多羡慕了。我暗暗发誓,以后也要像阿爹一样,用这些草药帮助更多的人。

有一天,村里的刘大爷突然病倒了。他躺在床上,疼得直哼哼,说是浑身关节都疼,尤其是膝盖,肿得老高,连路都走不了。刘大爷的儿子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跑来我家找阿爹。阿爹一听,赶忙背上药箱,带着我去了刘大爷家。

阿爹仔细地给刘大爷检查了一番,然后对我说:“莲花,看来刘大爷这是老风湿犯了,得用金刚藤头。你去咱后山,采些回来,记住,要挑那些长得粗壮的。”我一听,兴奋得不行,赶紧拿着小锄头和背篓,就往后山跑去。

到了后山,我轻车熟路地找到了金刚藤生长的地方。那些藤蔓相互缠绕着,就像一张大网。我小心翼翼地避开上面的刺,挑选着粗壮的根茎,开始挖掘。挖着挖着,突然听到一阵“沙沙”的声音,我心里一紧,该不会是碰上啥野兽了吧?我赶紧停下手中的动作,屏住呼吸,眼睛紧紧地盯着四周。过了一会儿,声音没了,我才松了口气,继续挖我的金刚藤头。

不一会儿,我就采了满满一背篓。我兴高采烈地跑回家,把金刚藤头交给阿爹。阿爹接过背篓,笑着说:“莲花,干得不错。来,咱们把它洗干净,熬成药汤给刘大爷送去。”

阿爹把金刚藤头切成小段,放在大锅里,加上水,开始熬煮。不一会儿,屋子里就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药香。熬好后,阿爹用碗盛了一些,让我给刘大爷送去。

我端着药汤来到刘大爷家,刘大爷的儿子连忙接过,扶着刘大爷坐起来,给他喂药。刘大爷喝下药汤后,过了一会儿,就感觉疼痛减轻了不少。他感激地看着我们,说:“阿福啊,莲花啊,多亏了你们,要不然我这把老骨头,可就疼死了。”我笑着说:“刘大爷,您别客气,只要您能好起来,我们就高兴。”

从那以后,我对金刚藤头的药用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我学习医术的决心。我跟着阿爹,学习如何辨认各种草药,如何根据病人的症状调配药方。阿爹告诉我,金刚藤头虽然好用,但也有用药禁忌,孕妇可不能用,体质虚弱的人也要慎用。在搭配其他草药的时候,也有讲究,比如和威灵仙搭配,可以增强祛风除湿的效果,一般来说,金刚藤头和威灵仙的搭配比例是3:2 ,但具体还得根据病人的情况调整。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在阿爹的教导下,医术也越来越好了。村里的乡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