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抉择 (第1/2页)

赵信回援的速度,比郭绍他们计算的还要快。

还没到十九日中午,城外就传来消息,说保乡团已经抵达距城十余里的飞龙潭。

郭绍得到消息,一面下令全城戒严,一面派人将昨天赵梦廉写好的书信,即刻送往保乡团大营。

赵信这里已然得知淮州城陷落的消息,万般恼怒之下,赵信不得不考虑赵三公子的安危。

希望三公子福大命大,最好是已经逃出城去,否则的话,自己可就麻烦了。

赵家于他有大恩,如果三公子落入那帮杀人不眨眼的贼寇手里,后果不堪设想。

他暗自后悔当初非让三公子来趟这趟浑水,这下好了,自己大意之下,竟让贼寇攻入州城。

三公子如今生死未卜,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自己回去可怎么跟老家主交代?

赵信忧心忡忡,站在刚刚建好的营门前,望着淮州城的方向,神情凝重。

淮州城已经陷落的消息,也传到了那些家族子弟的耳中,这些人焦虑之下,屡屡向赵信进言,要求他立即进兵,夺回淮州城。

他们还不知道,他们在城里的家已经被郭绍抄了一个底掉。

赵信这次没有再跟他们计较,反而对他们温言抚慰一番,将这些人打发走了以后,他就来到营门口,暗自思索对策。

贼寇已经入了城,听说兵力还损失不大,自己麾下保乡团还不到2000人,战力又弱,这仗该怎么打?

赵信全无头绪!

强攻的话,很大可能损兵折将,不攻的话,自己屯兵城外,寸功未建,不说人心如何,单单后勤保障就难以支撑。

万一将城内的贼寇逼急了,他们选择玉石俱焚的话,事情就难以收拾了。

正当他沉思之际,一匹快马从淮州方向奔至保乡团大营。

几个保乡团士兵立即举起手中长枪,阻住来人去路。

“我乃行军司使者,我家都尉有两封书信要交于你们赵团正,还请速速通报!”

赵信听到动静,快步来到近前,心中思量,贼寇这是什么意思?居然还给自己写信,而且还是两封,他们想做什么?

赵信想来想去,也没想出什么名堂,抬眼见贼寇信使居然是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半大小子,便想从他口中套些城里的情报出来。

“我就是赵信,不知小兄弟怎么称呼?”

杨绍义第一次办差,一直都是提心吊胆。

来之前大哥对自己有过交代,不要进入保乡团大营,只在营门口交代清楚来意,并留下两封信件就可以回去了,尽量少说话。

原本这个任务并没有交给自己,是自己缠着大哥非要执行,如果完成不好的话,回去之后恐怕大哥的面子也不好看。

此时见自己刚说明来意,这里马上就走过来一个大汉,说他是自己要找的人,登时就皱起眉头,用怀疑的眼神望着赵信。

“小兄弟勿疑,我确实是保乡团团正赵信,你有什么事情都可以跟我说。”

绍义转头望向旁边哨兵,那人对他点了点头,绍义这才从怀中掏出两封信件,在马上递给赵信。

“这是我们都尉给你的信,我们都尉说,你有什么疑问,看完两封信后便知道了!”

赵信接过信件,正要开口再说些什么,哪知绍义已然调转马匹,短鞭一扬,就纵马向着来时的方向快速而去。

赵信有些目瞪口呆,望着绍义远去的背影,暗自咂舌。

如今的年轻人,真是风华肆意,纵情飞扬。

他转身回到营中,叫来亲信,先将两封信件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待确定没有问题后,这才放到眼前认真阅读。

两封信,一封是郭绍写的,无非是些老生常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