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工业化布局和铁路线路规划 (第1/2页)

分割地方的财政权和司法税收和军事等权力,就是为了防止地方权力过重,形成割据势力,地方政府只有行政管理权力,再想要形成割据势力就不容易了。

朱来坎从钦州港回到京城后,便思考着该如何发展大明的工业化?

重工业是工业化的基础,钢铁冶炼,矿产采掘冶炼,机械制造,蒸汽机,内燃机,造船业,电力、铁路、化工原料、水泥制造、农业化肥等等,都属于重工业,是发展工业化的基础。

现在大明境内有工业基础的城市并不多,除了京城,便是只有之前的五个通商口岸上海、广州、宁波、盐城以及河北的天津这城市有一些工业基础,但是大多都是西方国家的工厂,除了一些官办企业外只有一少部分士绅阶层设立的工厂。

比较内陆的城市,基本没有什么工业基础。

朱来坎的工业布局也只能是先从这几个城市开始。

京城有钢铁冶炼厂,有火力发电厂,也有机械制造厂而且距离煤炭金属的矿产采掘生产地也不远,是朱来坎规划中最重要的工业发展中心。

而且人口也不少,有着三百万人口,和附近的省份基本都接壤,生产、销售、原材料都有广阔的空间。

其次便是上海,这里本身地理位置极为优越,无论是内陆航运还是海运都极为便利,也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这里有郑家建立的造船厂,还有官办企业江南制造厂等等,这里商业繁荣,非常活跃,也是朱来坎规划的工业发展中心。

以京城和上海为中心,辐射到附近其他省份城市,带动其他城市的工业化。

再规划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沿岸经济带,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沿岸经济带,以天津为中心的沿岸经济带。

山西太原、山东济南两个中部高原重点煤炭金属冶炼中心城市。

如此这样一个以点带线,再辐射全局的发展工业格局。

由于土豪士绅这个有钱阶层被清理了很多,剩下的一部分此刻都是风声鹤唳,低调做人,所以工业发展基本上只能依靠政府办理企业。

因此这一段时间,京城开始规划工业发展基地,这个基地在京城东北方向三十公里处。

至于为什么把工业基地设置在这里,主要还是因为这里距离长江近,有水源,发展工业需要大量用水,如果距离太远也不合适。

还有一个这里盛行东南季风,工厂的废气也不会对京城造成污染。

像之前的钢铁冶炼厂,火力发电厂都是在这附近。

做好规划后,朱来坎从系统中兑换了内燃机,蒸汽机,化肥,水泥等技术和生产设备,在工业区内建厂。

再把在城中的机械制造厂也迁移到工业基地中。

有这一批产业聚集,以后会慢慢的发展成一个大型工业基础地。

……

“参见陛下!”

一个四十来岁,有着几分儒雅随和气质的中年男子在养心殿拜见朱来坎。

“詹卿,铁路线路规划如何?”朱来坎向儒雅随和的中年男子问道。

中年男子名叫詹士城,交通部部长,也是朱来坎从系统中兑换出来的顶级铁路工程师,专门负责大明境内的铁路修建,朱来坎也把他放到交通部部长的位置上,好方便其修建铁路。

“陛下臣经过几个月的考察,沪太铁路线路已经规划好,这是铁路线路规划图,陛下请过目。”

中年男子詹士城从一叠厚厚的图纸中取出一张图纸给朱来坎。

朱来坎接过图纸,图纸上绘画了一条线,线路的是太原,终点是上海,中间途经多座城市,山西大同,京城,江西赣州,南昌,浙江衢州,金华,杭州,湖州等地最后抵达上海。

“陛下这条线路总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