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蜀汉的二代 (第1/2页)

屏幕里主播正讲到刘禅宠信宦官,搞得百姓日子苦不堪言。刹那间,刘备的脸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猛地一拍桌子,怒不可遏地吼道:“混账东西!这小兔崽子怎么敢重蹈桓灵二帝时的覆辙!大汉当年就是因为十常侍那些奸佞小人,才落得如今这步田地,他倒好,还学上了!”

张飞一听这话,“噌” 地一下从椅子上蹦起来,眼睛瞪得像铜铃,满脸通红,气得直跺脚,扯着嗓子喊道:“早知道当年在长坂坡,就该让大哥狠狠把这小子摔死,省得如今在这里祸害人!”

刘备听到张飞这话,身子晃了晃,像是被抽去了力气,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哽咽着说:“为了这孩子,糜夫人投了井,子龙在曹军中七进七出,拼了老命护他周全,可现在呢…… 他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啊!”

······

【说起刘禅,那可是三国时期一个相当有争议的人物。

你知道吗,《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他可有一段颇为有意思的评价,叫做 “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昬闇之后” 。

这话啥意思呢?

说白了,刘禅就是个心地善良的普通人。

你说他昏庸吧,他又不是那种残暴无道的主儿,在他执政那阵子,没干过滥杀无辜、残害百姓的事儿。

可你要说他贤明吧,他又是个亡国之君,没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不过呢,当时蜀汉的局势很复杂,朝堂上下,大家其实都在为国家考虑(除了那个祸国殃民的老太监黄皓),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太一样。

就说姜维吧,很多人觉得他是个矢志报国、一心继承诸葛丞相遗志的大英雄,他做的事儿肯定都是对的。

但这么想,多少有点从结果反推过程的意思。

你看啊,姜维原本是个降将,可刘禅胆子大,敢让他主持国内外军事,还任命他做大将军,这已经相当大胆和有眼光了。

再瞧瞧,那些想要罢免姜维大将军职位的人里,居然有诸葛瞻。

这诸葛瞻是谁啊?

他可是诸葛丞相的儿子,对刘禅来说,那绝对是心腹。

诸葛瞻十七岁就娶了公主,被授予骑都尉;

十八岁当羽林中郎将,后来又历任射声校尉、侍中;

二十三岁就屡次升迁成尚书仆射,还加官军师将军;

二十四岁更是代理都护,担任卫将军,和辅国大将军董厥一起掌管尚书台政务,统领国家大事。

那诸葛瞻是嫉妒或者忌惮姜维吗?

根本不是。

真实情况是,蜀汉已经被姜维折腾得快撑不下去了,甚至可以说,蜀汉就是被姜维拖垮的。

司马昭准备伐蜀的时候就说过,蜀汉军队拢共也就十万人左右。那些人都哪儿去了?

姜维九伐中原,把蜀汉打得精疲力竭。

所以在当时蜀汉的大环境下,姜维就是个穷兵黩武的武夫,朝堂上下,民间百姓,对他都有不少怨言。

就连西晋时期,在他那封绝命书还没流传开来之前,姜维的名声也不咋地。

可即便这样,刘禅还是没动姜维。姜维避祸不归朝,刘禅也没撤销他的大将军职务。

这就说明,当时蜀汉的情况已经危如累卵,到了绝境。

而司马昭瞅准这个时机来攻打蜀汉,那可真是精准无误。

公元 263 年 8 月!

十八万魏军那叫一个浩浩荡荡,兵分三路,气势汹汹地就往南杀过来了。

咱先看西路军,领军的是邓艾,带着三万多人马,从狄道出发,目标明确,直冲着甘松、沓中,那就是要去找姜维的麻烦,打算把姜维狠狠揍一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