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元宵夜宴戏猜灯谜 正月刚过凤姐小月 (第1/4页)

贾元春看着抱琴低下了头,便知道这孩子也已经是想家了,又想着如果自己回乡省亲的话,那么贾府之中自然又要有无数的花费。上一次修建大观园已经快将家中掏空了,不过是给外人看个样子,而如今自己如果再要回去的话,恐怕又要动用多少钱财。更何况宫中一位老太妃已经病了。陛下以孝治天下,宫中各妃皆减膳卸妆,不能省亲,如皇后贵妃皇贵妃之位,还要去轮流侍奉,实在是劳累的很。

一时间便到了十五元宵之日,贾母命人在大花厅上摆几席酒,定一班小戏,挂满各色佳灯,然后领着两个府上的子侄孙男孙媳等在此家宴。

贾母在花厅上摆了十来席,每一席旁边设。一个小几,几上设了瓶炉三室 ,焚着御赐百合宫香,又有八寸来长四五寸宽二三寸高点着山石布满青苔的小盆景。全是新鲜花卉,又有小洋漆茶盘内放着旧窑茶杯,并十锦小茶吊,里面泡着上等名茶,一色紫檀透雕嵌着大红纱透绣花卉并草字诗词的璎珞。

那璎珞也不是寻常玩意儿,嗅着璎珞之人是一个姑苏女子名唤慧娘,他家亦是书香宦门之家,精于书画,至于绣这一两件针线,只是玩的并非是用来捣换银钱。

而且又因他通诗书,凡这瓶上所绣的花卉接放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格式配色雅致非常,并在每一个花卉之侧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诗词歌赋不一,用黑绒绣出草字来,而且绣出来的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段与草笔无异,不比市绣字迹板强可恨。

因他这绣出了名来,有那世俗获利者,仿其真迹,愚人获利,只是可惜这慧娘十八岁,便已早夭而亡,如今他这真迹倒是一见难求了 。

即使是贾府也只有两三件,去年已经将那两件进贡给了圣上,如今只剩下了这一副璎珞,一共十六扇 ,贾母爱如珍宝。

众人在这里摆宴又有外面来的戏班子正在唱戏正唱的是《西楼.楼会》,正唱到于叔夜因赌气去了那文豹便发科浑道:“你赌气去了,今日正是正月十五,荣国府中老祖宗家宴,带我骑了这马赶进去,讨些果子吃是要紧的。”

他这话说的,众人都笑了起来,贾母便说道:“难为他说的巧 。”然后便说了,一个赏,早有三个媳妇儿已经手下预备下簸箕听见一个赏字便走上桌上的散钱堆里。每人撮了一簸箕了,走出来向戏台说:“老祖宗姨太太亲家太太赏文豹买果子吃的。”

说完之后往那戏台子上一撒,只听得满台的钱响。

然后贾珍与贾琏两人便去斟了一轮酒,他们两个蒸完之后,宝玉又斟了一巡。

贾母因看他身边并未跟着袭人便说道:“宝玉身边的袭人怎么没见着 ,他如今也有些拿大了,指使小丫头没出来。”

王夫人忙起身回道:“他妈前日没了,因有热孝,不便前头来。”

贾母便点了点头,然后又说着:“跟主子讲起了笑与不笑,若他还跟着我,难道这会儿也不在这里不成仅因我们太宽了,有人使,不查这些,竟成了例了。”

凤姐听到这话,知道老太太心里已然有了一些不悦,便忙过来笑着说:“今天晚上他就是没孝,那园子里也须得他看着呢灯。烛花炮最是危险的,这里一唱戏园子里的人谁不来瞧瞧。他细心,各处照看照看,况且这一散后宝兄弟回去睡觉,各色都是齐全了,若他再来了众人。又不惊心,散了回去铺盖也是冷的,茶水也不备齐,各色都不便宜,所以我叫他不用来,只看屋子散了又起呗。咱们在这里也不耽搁心思,又可全他的礼。”

贾母听了之后点了点头,便不再说了,然后又想起来鸳鸯的母亲前些日子也派人来告诉,说是已经没了,如今他们两个到正好在园子里作伴,因此便命婆子将些果子菜羹点心之类的送给他们两个去吃。

宝玉正是回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