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怒火在胸间燃烧, (第1/2页)
诸葛亮不仅才高八斗、无人可及,而且还非常罕见。”
“如今,他所获的天道奖励更是骇人听闻!”
“获得诸葛亮等于得到一座修身炉。”
“不论是其本身还是手中的奖励,对任何一个王朝来说都是莫大的助力。”
“这么一位人才留在蜀国实在是大材小用了!”
“不妥!”
“朕定要将他招致麾下!”
“马上派人前往蜀国笼络他!”
“不管对方同不同意,朕都要极力争取!”
“如果一次不成,就说服两次;若两次不行,则尝试三次!”
“无论如何也要让他点头同意。”
“一旦他能够来我国,不论提什么要求,朕都应允!”
“赶快行动!”轰!!!
听到这话,在场的文武百官顿时愣住,个个目瞪口呆。这不就是 ** * 的抢夺吗?再说,天道画面已然明示了——
诸葛亮不仅是位无上的谋臣,更是一位忠诚无比的大忠臣。
在蜀国内忧外患之际始终坚守如一,直到最后一刻仍然心系蜀国的命运。这样一个至死不忘报效的忠臣怎么可能因为武周朝的利益 ** 就动摇呢?
但鉴于武则天的压力,官员们不敢提出异议,纷纷遵从圣命开始着手组织相关人员前往蜀国争取诸葛亮……
此刻,武则天的目光依旧透露着强烈的渴望。“无论如何,我也一定要得到诸葛亮这样的良才!”
“假如能够获得他,我武周朝一定会越发强大,未来的某一天甚至能媲美大汉、大秦……”
与此同时,大汉国的首都洛阳,随着有关诸葛亮的后续事件被披露出来,在皇宫内举行的廷议现场一片哗然……
包括皇帝刘彻在内的众人无不感到震惊和钦佩:诸葛亮不仅聪明睿智,更展现了极为崇高的奉献精神。
尽管五虎上将相继离世、刘备亦早逝多年,但诸葛亮依旧尽职为蜀国鞠躬尽瘁到最后一息。这份忠诚之心让在场所有人都肃然起敬,连端坐在龙椅上的刘彻也被深深打动……
“啊......”这位汉家天子发出一声轻叹,并且脸上露出了若有所失的表情:“像诸葛亮这样难得的人,既是才学横溢又是极度忠诚,这种世间罕见的英才为何被蜀国所觅得?若是让我大汉发现并任用那该有多好呀!可惜……真是太可惜了!”
汉武帝的眼神中也显露出难以言喻的惋惜之意,显然是对失去了这个杰出人才的机会痛心不已。
不过,他也并非像武则天那样一见贤才便急于拉拢。
毕竟,画面中的诸葛亮显得如此忠心耿耿,任何想要收买他或动摇他的努力恐怕都是徒劳。
就算真能找到什么方法用利益去改变他的忠心,这实际上已经违背了他对汉朝的坚定信念。
这样的忠臣人才……对汉武帝来说并不值得费力去争取。
“这两次天道奖赏的确不俗啊!”
“难怪诸葛孔明能登上谋圣榜的第四位,无论是哪一项奖励,都极其惊人!”
“特别提到的第一个修身炉,虽然限制条件众多,但从长远来看可能带来的好处简直无量。”
汉武帝再次感叹,满朝文武也一致认同此言。
即使是大汉国师张良也不由得点了点头,
心中赞同,这对一个帝国而言未来的帮助会极大。
然而不久之后,时间稍纵即逝,
原本挂在汉武帝脸上的震撼与慨叹渐渐被愤怒所取代。
此时他忽然想起一事……
“而今诸葛孔明已成为谋圣榜第四位,可我汉室却排在第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