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论功行赏 (第2/4页)

(看着二人,神色冷峻):“将他们押下去,好生看管。”

【此时,天色渐暗,战斗逐渐平息。陈友谅的平章陈荣等及指挥以下,带着楼船军马来降】

陈荣(跪地,恭敬地说):“我等愿归降将军,望将军收留。”

朱元璋(微微点头):“只要你们真心归降,我朱元璋定不会亏待你们。”

【然而,张定边却趁着夜色,带着陈友谅的尸体和陈理,乘坐小舟逃往武昌。朱元璋得知后,立刻下令】

朱元璋:“快,派人追击,绝不能让张定边和陈理逃脱!”

【但最终,追击的军队未能追上,张定边成功抵达武昌,拥立陈理为帝,改元德寿】

第二幕:回师建康与论功行赏

【时间】:九月壬申

【地点】:建康,朱元璋帅府

【朱元璋率领大军凯旋而归,回到建康。他先前往宗庙祭祀,然后回到帅府,大摆庆功宴,犒劳将士】

朱元璋(坐在主位上,看着下方的将士们,满脸笑容):“此次鄱阳湖之战,能大获全胜,全靠各位将士的奋勇拼杀。常遇春、廖永忠,你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尤为出色,我赐给你们田地,以表彰你们的功绩。其他将士也都论功行赏,各有金帛赏赐。”

常遇春(单膝跪地,感激地说):“多谢主公赏赐!这都是将士们共同努力的结果,遇春定当继续为主公效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廖永忠(同样单膝跪地,激动地说):“多谢主公!永忠能为主公效力,是我一生的荣幸。日后定当更加努力,为我军的胜利贡献更多力量!”

【宴会上,众人欢声笑语,气氛热烈。但有将领心中仍有疑惑,起身问道】

将领甲(满脸疑惑):“主公,陈友谅兵多将广,战舰也比我们的高大坚固,为何我们能取得如此大胜呢?”

朱元璋(微微一笑,站起身来,目光扫视众人):“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陈友谅虽然兵众势强,但他的军队内部人心不齐,上下猜疑。而且他连年用兵,却屡战屡败,早已失去了众人的信任和支持。而我们呢,是顺应时势而动的正义之师,面对的敌人虽看似强大却不得人心。我们的将士们一心向着我,每个人都鼓足了勇气,以一当百,所以才能战胜陈友谅。”

【诸将听后,纷纷点头,心中对朱元璋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众将(齐声说):“主公英明,我等佩服!”

第三幕:再征武昌

【时间】:九月壬午

【地点】:建康帅府

【朱元璋坐在帅府中,神色凝重,与李善长、邓愈、常遇春等人商议军情】

朱元璋(语气坚定):“陈理虽逃到武昌,但他根基未稳,正是我们一举消灭他的好时机。李善长、邓愈,我命你们留守建康,务必确保后方稳定。我将亲自率领常遇春等将领,出征武昌。”

李善长(拱手领命):“主公放心,我和邓愈定会守好建康,为主公提供坚实的后方支持。”

邓愈(点头道):“我等定不负主公所托。”

【常遇春则满脸兴奋,迫不及待地想要再次出征】

常遇春(大声说):“太好了,又能打仗了!这次我一定要把陈理生擒回来,献给主公!”

【随后,朱元璋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向武昌进发】

第四幕:浙东的危机与应对

【时间】:九月,与朱元璋出征武昌同时

【地点】:浙东,东阳战场

【诸全叛将谢再兴勾结张士诚,率领敌军进犯东阳。朱文忠得到消息后,立刻率领军队迎战】

朱文忠(骑在马上,神色冷峻):“谢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