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开创新朝 (第1/3页)

角色

朱元璋:元末起义军领袖,即将建立大明王朝,心怀天下,深知创业艰辛,对祭祀、军事、治国等诸多事务都有着深刻的思考和决策。

李善长:朱元璋的重要谋士,足智多谋,参与了诸多军政大事的谋划,在明朝建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徐达:大将军,军事才能卓越,为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马皇后:朱元璋的结发妻子,贤良淑德,与朱元璋携手走过艰难岁月。

朱标:朱元璋世子,被立为皇太子,肩负着未来治理国家的重任。

王世龙:元莱阳守将世家宝派来向徐达纳款的佥院。

唐宜:元莱阳守将世家宝派来向徐达纳款的都事。

杨璟:湖广行省平章,负责军事行动,进攻永州。

邓祖胜:永州守将,顽强抵抗明军。

叶万户:元兴化州守将,在福州失陷后选择遁逃。

俞院判:元兴化州守将,与叶万户一同遁逃。

李子成:兴化州耆民,率领众人向汤和请降。

汤和:征南将军,负责南方军事行动,接收兴化州的投降。

俞良辅:汤和麾下指挥,被派去镇守兴化州。

侍臣:在朱元璋身边侍奉,参与讨论,聆听朱元璋的教诲。

第一幕:壬申朔的风云

时间:洪武元年正月壬申朔

地点:应天府,皇宫筹备处

旁白:新年的第一天,本该是百官朝贺、热闹非凡的日子,但今年却有些不同。天空中阴云密布,仿佛预示着这一年将是不平凡的一年。朱元璋坐在临时的议事厅中,神色凝重。

朱元璋(对身旁的官员说道):免了百官朝贺吧,如今局势仍未完全稳定,还有诸多要事待办。命礼官速速书写四代皇祖考妣神主,此事关乎我朱家根基,不可有丝毫差错。

官员(恭敬地回答):遵旨,陛下,臣这就去传达命令。

旁白: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跑进来,手中拿着一封书信。

士兵(单膝跪地,呈上书信):陛下,前线传来消息,元莱阳守将世家宝登记军马数量,遣佥院王世龙、都事唐宜等向大将军徐达纳款。

朱元璋(接过书信,仔细阅读,脸上露出一丝欣慰):好,这是个好消息。看来我军的威势已经让元军开始动摇了。传我命令,告知徐达,妥善安置来降之人,不可怠慢。

士兵:遵令!(退下)

旁白:朱元璋望着窗外的阴云,心中思索着即将到来的大业。他知道,虽然有了一些胜利,但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荆棘。而此时,在遥远的莱阳,王世龙和唐宜正带着忐忑的心情,朝着徐达的军营进发。

王世龙(神情紧张,对唐宜说道):唐都事,我们此番前去向明军纳款,不知他们会如何对待我们?

唐宜(也有些担忧,但故作镇定):王佥院,如今元朝气数已尽,我们也只能为自己寻条出路。听闻朱元璋此人礼贤下士,应该不会为难我们。

旁白:两人一路商议着,渐渐靠近了徐达的军营,他们的命运也即将在此刻发生改变。

第二幕:甲戌日的告诫

时间:洪武元年正月甲戌

地点:应天府,祭祀筹备场所

旁白:距离登基大典越来越近,祭祀天地的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朱元璋亲自来到祭祀筹备场所,查看各项事宜。

朱元璋(看着忙碌的百官执事人员,神色严肃):祭祀天地,乃国之大事,关乎我大明的国运。你们务必诚敬对待,不可有丝毫懈怠。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是对天地神灵的不敬。

百官执事人员(齐声回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