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初兴之策 (第2/4页)

兵。刘伯温,你有何良策?

刘伯温:陛下,西南少数民族部落众多,情况复杂。臣以为可采取恩威并施之策,一方面,派遣使者前往安抚,给予他们一定的自治权力,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冥顽不灵、敢于叛乱的部落,则要坚决予以镇压。

朱元璋:好,就按你说的办。着礼部选派合适的使者前往西南,同时,徐达,你也要做好军事准备,以防万一。

徐达、刘伯温:遵旨!

第三幕:经济民生之社稷根本

时间:稍后,讨论经济事务时

地点:应天,奉天殿

朱元璋:民以食为天,经济乃国家之根本。户部尚书,如今我大明的土地政策和赋税制度实施情况如何?

户部尚书(出列,恭敬地说):陛下,目前土地政策推行顺利,鼓励百姓开垦荒地,新增了不少耕地。但在赋税征收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地区存在赋税不均的现象。

朱元璋:赋税不均,如何能让百姓安居乐业?朕命你尽快对赋税制度进行改革,务必做到公平合理。同时,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

户部尚书:臣遵旨!臣将重新核算各地的土地和人口,制定合理的赋税标准。在水利方面,已规划在黄河、淮河等流域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以灌溉农田,减少水患。

朱元璋:很好。此外,手工业和商业也不可忽视。要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对商业的管理,促进经济的繁荣。

户部尚书:臣明白,将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手工业者扩大生产,同时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商业活动的正常进行。

第四幕:文化教育之文脉传承

时间:之后,讨论文化教育事务时

地点:应天,奉天殿

朱元璋:文化教育乃国家之根基,礼部尚书,科举制度的完善工作进展如何?

礼部尚书(出列,跪地说道):陛下,科举制度的完善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已增加了考试科目,除了经义、策论外,还增设了诗赋、算学等科目,以选拔更多有才能的人才。同时,对考场纪律也进行了严格规范,防止作弊行为。

朱元璋:好,科举乃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必须公正公平。此外,学校教育也至关重要。要在全国范围内兴办学校,让更多的学子有机会接受教育。

礼部尚书:陛下,目前各地已按照朝廷的要求,积极兴办学校。但在师资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缺。

刘伯温:陛下,臣建议可从各地选拔优秀的儒士,经过培训后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同时,可鼓励各地的书院开展讲学活动,传播儒家思想和文化。

朱元璋:就依此办理。着礼部尽快落实师资选拔和培训工作,让学校教育蓬勃发展。

礼部尚书:遵旨!

第五幕:外交纵横之邦交天下

时间:再之后,讨论外交事务时

地点:应天,奉天殿

朱元璋:我大明初立,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至关重要。礼部尚书,近日与周边国家的往来情况如何?

礼部尚书:陛下,目前与朝鲜、越南等国保持着友好的朝贡贸易关系,他们定期遣使来朝,进贡方物。但与日本的关系仍较为紧张,倭寇时常侵扰我沿海地区。

朱元璋:日本倭寇实在可恶!朕已多次遣使要求他们约束倭寇,却收效甚微。诸位爱卿,有何良策?

徐达:陛下,臣以为可加强沿海地区的军事防御,组建水师,对倭寇进行打击。同时,可与日本国内的有识之士合作,共同遏制倭寇的活动。

刘伯温:徐将军所言有理。此外,在外交上,可继续与日本进行沟通,阐明我大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