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洪武五年七月 (第2/3页)

战事虽有缓和,但仍需加强防御,确保百姓能在安稳的环境中生活。臣愿为陛下守卫边疆,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朱元璋(听着群臣的发言,心中感到一丝欣慰):“诸位爱卿所言极是。朕希望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共同为百姓谋福祉。若有官员只贪图官位俸禄,对民生疾苦视而不见,朕定不轻饶!”

群臣(齐声说道):“臣等遵旨!”

第三幕:免税之策

场景:奉天殿内,气氛依旧庄重。朱元璋的目光转向户部尚书周德兴。

朱元璋(关切地问道):“周爱卿,如今国家的财政状况如何?百姓的赋税负担是否沉重?”

周德兴(连忙出列,恭敬地回答道):“陛下,如今国家财政虽有一定的收入,但由于战争的影响,各地民生尚未完全恢复,百姓的赋税负担确实不轻。尤其是徐宿濠泗襄阳安陆等郡,这些地方在战争中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百姓生活困苦。”

朱元璋(眉头紧皱,沉思片刻后说道):“朕决定,免除徐宿濠泗襄阳安陆等郡税粮三年。这些地方,徐宿濠泗乃是朕的龙兴之地,濠州是朕的故乡,这里的百姓在我大明建立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泗州地处南北要冲,战略位置重要。徐州和宿州也是中原地区的重要城市,在战争中饱受战火洗礼。襄阳和安陆,位于长江中游,是重要的军事和经济重镇。朕要让这些地方的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尽快恢复生产。周爱卿,此事就交由你负责落实,务必确保每一个百姓都能享受到这一政策。”

周德兴(领命道):“臣遵旨!臣一定竭尽全力,将陛下的恩泽传达给每一位百姓。”

李善长(出列说道):“陛下此举,实乃仁政。免除这些地区的税粮,不仅能减轻百姓的负担,还能赢得民心,对我大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刘伯温(点头表示赞同):“陛下,在免除税粮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鼓励这些地区的百姓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一些种子、农具等物资支持,帮助他们尽快恢复经济。”

朱元璋(赞同地说道):“刘爱卿所言极是。周爱卿,你要与各地官员协同合作,做好相关的扶持工作。”

第四幕:军事之议

场景:奉天殿内,话题转向了军事方面。朱元璋的目光看向徐达和汤和。

朱元璋(神色严肃地说道):“徐爱卿,汤爱卿,如今北方边境虽有缓和,但仍不可掉以轻心。北元残余势力仍在蠢蠢欲动,我们必须加强防御。”

徐达(挺胸抬头,坚定地说道):“陛下放心,臣已在北方边境部署了重兵,加强了防御工事。同时,臣也在不断训练士兵,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随时准备应对北元的进攻。”

汤和(接着说道):“陛下,臣建议在边境地区设立烽火台,加强情报传递。一旦有敌军来袭,我们能够及时做出反应,确保边境的安全。”

朱元璋(微微点头):“好,就按你们说的办。边境之事,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你们一定要谨慎对待。”

刘伯温(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臣以为除了加强军事防御,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外交手段,分化北元势力。比如,与一些北元的部落首领进行谈判,争取他们的支持,孤立北元的核心势力。”

朱元璋(眼睛一亮,赞赏地说道):“刘爱卿此计甚妙。徐爱卿、汤爱卿,你们可与刘爱卿商议,制定具体的外交策略。”

第五幕:决策与展望

场景:奉天殿内,经过一番讨论,各项事务都有了初步的决策。朱元璋看着群臣,目光中充满了期待。

朱元璋(坚定地说道):“众爱卿,今日朝堂之上,我们讨论了劝降白琐住、君臣同忧、免除税粮以及军事防御等诸多事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