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洪武八年六月至八月 (第1/3页)

六月朝堂:任免、垦荒与朝贡之议

洪武八年六月,应天府的紫禁城在烈日下庄严肃穆。奉天殿内,文武百官依次站立,等待着朱元璋上朝。

“皇上驾到!”随着太监尖细的嗓音,朱元璋大步走上龙椅,目光扫视着众人,开口道:“众爱卿,今日可有要事启奏?”

话音刚落,吏部尚书向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臣启奏官员任免一事。凤阳行都督府都督佥事胡海,臣建议召其赴京,以丘广代之。同时,户部尚书宋冕,可任命为陕西行省参政。”

朱元璋微微点头,思索片刻后说:“胡海在凤阳任职已久,召他回京另有任用,丘广可暂代其职。至于宋冕,陕西之地重要,他去那里,需好好整顿吏治,不得有负朕望。”

旁白:凤阳,乃朱元璋的家乡,明朝建立后,凤阳地位特殊,行都督府负责当地军事要务,其都督佥事一职至关重要。而陕西行省,地处西北要冲,是明朝抵御北方残余势力的重要防线,也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关键地带。宋冕前往陕西,肩负着稳定地方、充实边防的重任。

这时,陕西按察司佥事虞以文出列,恭敬地说道:“陛下,臣有本奏。陕西汉中地区,土地肥沃,却有许多荒地未开垦。臣建议大力开垦,如此既能增加粮食产量,又可安置流民,充实地方。”

朱元璋眼睛一亮,说道:“此乃良策。汉中之地,北依秦岭,南屏巴山,土地丰饶,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若能开垦荒地,不仅能解决百姓生计,还能增强地方实力。传朕旨意,命陕西行省即刻实施,务必妥善安排。”

旁白:汉中,位于今陕西省西南部,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重要的农业产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南北的交通要道。开垦汉中荒地,不仅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还能巩固明朝在西北的统治基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接着,礼部尚书上前启奏:“陛下,安南遣使请求朝贡期。”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思考片刻后说:“安南乃我朝藩属,朝贡之事不可废。朕决定,安南每三年一朝贡,如此既能彰显我朝大国风范,又能避免其频繁往来耗费国力。”

旁白:安南,即今日之越南,在明朝时期是重要的藩属国。朝贡制度是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维持外交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朝贡,藩属国表达对中国的臣服,中国则给予其赏赐和保护。朱元璋规定安南每三年一朝贡,既考虑到了国家的威严和外交关系的维护,也兼顾了经济成本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此时,户部尚书忧心忡忡地出列:“陛下,高邮州因大水淹没下田,百姓受灾严重,恳请陛下下令免除租税,并命有司赈恤。”

朱元璋面色凝重,说道:“天灾无情,百姓受苦。传朕旨意,高邮州租税一概免除,即刻派遣官员前往赈灾,务必确保百姓有饭吃、有房住,不得让百姓流离失所。”

旁白:高邮州,地处江淮平原,是重要的粮食产区。此次大水淹没下田,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破坏,百姓生活陷入困境。朱元璋的免租税和赈灾措施,体现了他对民生的关怀,在古代,农业是国家的根本,百姓的生活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七月风云:军事、礼仪与孝道之诏

七月,紫禁城的奉天殿内,气氛依旧严肃。

“陛下,如今北方局势复杂,臣建议命曹国公李文忠为征虏左副将军,前往山西、北平整军,加强防御。”一位军事将领上前启奏道。

朱元璋神色凝重,说道:“山西、北平乃北方要地,关乎我朝安危。李文忠素有谋略,命他前往,朕甚为放心。务必整军备战,让北方防线固若金汤,不得让蒙古残余势力有可乘之机。”

旁白: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