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萌芽 (第1/2页)

网络上,关于张远的讨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种话题和争议不断发酵,热度持续攀升。而此时的张远,早已悄然回到了小岗子村,全身心沉浸在全新的生活节奏之中。

自复赛结束后的这半个月,时间对于他而言,每一分每一秒都被充分利用起来,忙碌与充实成为了他生活的主调,每日都怀揣着满满的期待与无尽的干劲,仿佛身体里有一团燃烧不息的火焰,驱使着他不断向前。

此刻,他静静地伫立在民宿改建的工地上,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洒落在他的肩头,给他的身影勾勒出一圈金色的轮廓。

他的目光像是被磁石吸引一般,紧紧地看着正在进行的最后的收尾工程。

他的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民宿开业后宾客盈门的热闹场景,看到了小岗子村因旅游发展而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为了让民宿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完工,张远在资金投入上毫不吝啬。

砸钱,砸钱,还是砸钱。

他深知,时间就是金钱,更是机遇。

于是,施工队 开启了紧张而有序的三班倒工作模式,24 小时不间断地忙碌着。

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工人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建设的乐章。终于,一座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建筑风格的民宿在原先小院的地基上拔地而起。

飞檐斗拱,像是展翅欲飞的鲲鹏,彰显着古朴的韵味;雕梁画栋,精致的图案和细腻的纹理,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民宿与周边的山水风光完美地和谐相融,远处是连绵起伏的青山,近处是潺潺流淌的溪流,再加上民宿那独特的建筑风格,宛如一幅自然天成的水墨画,美得让人陶醉。

如今,距离民宿正式开业仅差了内部装饰这关键的 “临门一脚”。

在这期间,林晓就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行者,在小岗子村与沅陵县之间来回奔波。

他的脚步匆匆,身影穿梭在各个建材市场和家具城之中。每一块木板的纹理,他都要细细地端详,仿佛在与木板对话,探寻它的前世今生;

每一件家具的款式,他都要反复地斟酌,考虑它是否与民宿的整体风格相契合。他亲力亲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只为打造出心中最理想的民宿模样。

张远觉得林晓同志实在是太敬业了,加钱,必须得给他加钱。

而今天,张远怀揣着一个宏伟的计划,满怀期待地前往张文大爷家。他要和村里商议成立一家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在他的心中,民宿只是他助力小岗子村发展旅游事业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随着规划的逐步深入,他愈发深刻地意识到成立企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拿民宿运营来说,一旦开业,仅凭他一人之力,根本无法独自撑起整个运营工作。

奶奶年事已高,那日渐佝偻的身躯和布满皱纹的脸庞,都在提醒着他岁月的无情。他怎么忍心让奶奶再为这些琐事操劳呢?

所以,雇佣员工必不可少,从负责打扫卫生、将每一个房间都收拾得整洁干净的阿姨,到掌勺烹饪、用美食征服游客味蕾的厨师,再到前台接待、以热情的微笑和周到的服务迎接每一位客人的工作人员,每一个岗位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

但张远心里清楚,要是让他以个人名义招工用人存在着诸多难题。毕竟这是一份能带来收入的工作,一旦消息传开,有人上门求个工作岗位,村里都是沾亲带故的,他实在很难拒绝。

他深知人情的复杂,也明白拒绝可能会带来的种种矛盾。然而,若成立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自己与村委会作为股东,用人问题便可以通过村里民主协商解决。

这样一来,既能保证公平公正,让每一个有能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