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天时人口论 (第2/3页)
天,不法祖宗,在后宫好生气,受饮酒……也不知道他们怎么知道后宫的事的?
甚至万历和皇后不同房也被上疏说教一通,把万历气的无可奈何。
当然,万历也不是好鸟,明亡于万历是没有话说,确实如此。
但后来天启四年之前,朝中基本上都是东林党,是东林党势力最大的时候。
那时候可谓众正盈朝了,天灾没有了?
天启年间东林党当国的那几年,天灾一点没少。
崇祯就是典型的圣君模板,俭朴节约,勤政临朝,不用太监,信重文臣。
特别是崇祯初的那几年,几乎就是标准的明君。
哪怕崇祯亡国,李自成和伪清两方面都没有人在道德和治国上说崇祯的不是。
无非是能力高低,但“君非甚暗”算是盖棺论定,大家都认账。
那崇祯年间的天灾少了?
没法解释,就只能扯到虚无缥缈的“气运”之说。
无非就是说大明气数尽了。
这个说法,相信的人更多。
包括帝王在内,其实都是信气运一说。
王朝初立,气运加身,万事皆无往不利。
到王朝末期,气运衰退,天灾人祸不断。
前明亡国时,就是标准的气数已尽的感觉。
只是这气数之说,贾芸要敢写,明天一见报,当晚刑部大牢的单间就给他备好了。
那是真找死!
谁敢说气数?
谁敢说能断定王朝气运?
谶语之说,东汉初特别流行,光武帝刘秀亲自动笔和别的势力打笔仗来解说谶语。
东汉之后,这种事就特别犯忌讳,人主不说,人臣更不能说。
要破局,就不能被敌人牵着鼻子走。
贾芸要写的,是天时人口论。
博闻强记还是基础。
他原本就记了大量资料,历朝的食货志,还有后世学者的研究成果。
特别是明中后期到清前期的小冰期研究,研究文章很多。
顺道带起了很多相关的研究课题。
贾芸要用来还击的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天时说。
天时说,分为小冰期论和降水带论。
在此之前,贾芸已经请郑燮替自己画了几幅画。
并且请张记书局的张煊带着雕版师傅过来,现场雕版。
这一次的还击,就不能计算工本了。
雕版再贵也得用。
毕竟现在贾芸还没搞出铜版画技术来。
现在的大书桌上就摆放着几张画。
北边的草原。
西北的沙漠,戈壁。
沿着西北到辽东的蜿蜒如龙的长城线。
晋北的张家口到蓟州,大山绵延不断。
这就是巍峨雄伟的燕山山脉。
山脉之中,张家口,蓟州,喜峰口,紫荆关,山海关。
大片海域。
还有被这些地方保护着的大周神京城。
一目了然,令人印象深刻。
有着画,贾芸再开笔,说服力无疑要增强许多!
“图画上蜿蜒如龙的城墙便是长城,庇护大周的伟大防线,也是华夏两千年的生命线。也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分界线,沿着这条线,越是向北,降雨就越少,越不适合农耕。可以看到,漠南的地理划分虽然小,但草场明显比漠北要多的多,漠北虽大,却因为降水量太少而遍布戈壁,草场反不及漠南大。一旦遇到降水减少,或是降雪增多,北方的牧人无法生存时,就会一直南移。这也是华夏从古至今,都面临的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