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诸王 (第2/2页)
。
贾敬更是义忠亲王谋主,为其终身不仕。
贾家颇有一些阴私勾当,应该是和义忠亲王一脉有关。
还有神武将军冯唐,卫若兰,冯紫英一伙人,应当都是站在义忠亲王一脉。
贾家的选择,显然也影响到这些人。
后来是王子腾靠向了皇帝,得到了信任,扶摇直上。
但信任有限,当隆正帝大权在握之后,王子腾这开国一脉的余孽也是死期到了。
和元春一样,王子腾也是被毒死暴毙。
薛家也是一样,宝钗的家世,相貌,才情,无不是上上之选。
选秀女居然选不上。
薛家没男子当家,薛姨妈愚蠢,还以为是旧年人脉没用了。
其实哪怕选不到宫中,凭宝钗的底子,最少能被选中入王府,正妃不行,侧妃应该毫无问题才是。
根子就在宫里,隆正帝不愿贾家和其周边的人再站到义忠亲王一脉。
册封元春,重用王子腾,都是皇帝在收拢权力的半途中用的安抚贾家的招数。
使得贾家内部混乱。
贾家和史家的不和也是曲笔,这里头最严重的就是一个站队问题。
史家后来也抄家,而且下场比贾家还惨。
毕竟史家一门双侯,论在军中的实际权力,对隆正帝的威胁是要远远大过贾家。
此前叫皇帝有多不安,就有多怨恨,报复起来就有多惨烈。
皇权之争,向来如此!
贾芸此时,面对这些亲王郡王的示好,脸上神色始终淡然。
只保持着礼貌的微笑。
任谁都看的出来,贾芸无意接受诸王示好,当然更加不可能轻易被拉拢,站队。
宁郡王卫熹眼中闪过凌厉之色。
内心更是大为不满。
贾家此子果然是个白眼狼。
贾家举族都是站在义忠亲王这边,现在诸王亲自上前示好,这个贾芸居然不为所动!
不远处,一个面色阴鸷的中年男子也是看向这边。
忠顺王卫祯。
这位亲王大权在握,是成年封爵皇子中少有的还有实权的王爷。
掌内府,掌勋卫,掌禁军,掌陵工。
这几个差事在身上,说明其在隆正帝心中地位之高,远超普通诸王。
身为皇子时,各管一部,展现才干。
储位定下来之后除了少数封王皇子能继续掌权外,大半的皇子都是接受封爵后沦为闲散宗室。
若不掌权,不立新功,上一代亲王,下一代可能就是郡公,再下一代,就是镇国将军。
五代之后,出宗为民。
没有哪个皇子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
但皇位之争就是如此,赢家通吃,败者只能任人揉捏。
卫祯对贾家极为忌惮。
据说其为皇子时出掌兵部,被贾代善狠狠教训过。
双方结下不小的仇怨。
忌惮加私仇,这也是忠顺王有机会就打压贾家的原因所在。
此时此刻,正是贾芸圣眷浓重之时,忠顺王也就是冷眼看了几眼,并未上前拉拢,也没有刻意针对贾芸,展现自己的恶意。
这些身居高位的人,不会那么天真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