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调兵遣将 (第1/2页)

“陛下,鎏金国新帝,多吉可双王派人送来急信,声称在城中竟然发现了一处神秘莫测的暗网。经过一番探查之后,他们似乎认定这处暗网乃是出自咱们桐凤国之手,并期望陛下能够对此事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和交代。”,丞相恭恭敬敬地将事情原委详细阐述完毕之后,抬起头来,偷偷窥视着上方龙椅之上盛景帝的神情变化。

只见盛景帝听闻此言之后,瞬间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之中。整个朝堂之上也随之变得鸦雀无声,落针可闻。众人皆是屏气凝神,不敢发出丝毫声响,生怕一不小心触怒了这位当今圣上。

许久之后,终于听到盛景帝低沉而威严的声音缓缓响起:“说法?多吉王又凭借何种理由如此笃定此事必然与我桐凤国有所关联呢?”,他的目光如炬,直直地射向下方的丞相。

丞相连忙躬身回答道:“回陛下,据鎏金国所提供的情况来看,他们在抓获相关人员之后便立刻展开了审讯。然而,起初这批人一个个都是铁骨铮铮、守口如瓶,无论如何严刑拷打,硬是不肯吐露半字真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一部分人终究承受不住酷刑的折磨而命丧黄泉。剩下的那些人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这才迫不得已供出实情,称自己乃是受桐凤国指使,前往鎏金国内部建立情报网络的。”。

听完这番话,盛景帝的脸色愈发显得阴沉可怖起来:“简直就是一派胡言!无稽之谈!”。

就在此时,兵部尚书跨步而出,抱拳施礼说道:“启奏陛下,微臣也得到最新消息,目前鎏金国的大批军队已经在距离漳州城仅仅二百余里之地完成集结。形势危急啊,陛下!倘若漳州有失,那么我们桐凤国的南部边境必将全线沦陷!”,此语一出,原本就已经气氛紧张的朝堂顿时炸开了锅。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惶恐不安之色。

“老二!”一声高呼传来。

“儿臣在!”回应声干脆利落。

“自今日起,朕封你为兵马大将军,即刻调兵赶赴漳州!不得有误!”,皇帝坐在龙椅上,威严地发号施令。

“儿臣领命!定不负父王所托!”,二王爷单膝跪地,双手抱拳,眼神坚定而决绝。

就这样,二王爷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再一次踏上了前往前线的征程。

早朝一结束,二王爷便马不停蹄地拿着兵符,迅速行动起来。他雷厉风行地调兵遣将,每一道命令都清晰明确、有条不紊。

孙思齐脑中闪烁着二王爷忙碌的身影,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担忧。他深知二王爷武艺高强、智谋过人,但战场上刀枪无眼,局势瞬息万变,谁也无法预料最终的胜负。只有成为最后的胜者,才能称王称霸。

楚锦轩与二王爷并肩而行,看到孙思齐那忧心忡忡的模样,轻声说道:“既然如此担心,何不前去相送?也好让自己安心一些。”

孙思齐轻轻摇了摇头,苦笑着说:“罢了,还是不去了吧。我相信以他的能力,定会凯旋而归。此时前去送行,反倒显得儿女情长,于大局无益。”,说完,他深深地叹了口气。

二人一同走出宫门,楚锦轩因有要事需处理,便先行一步离开了。孙思齐独自缓缓前行,一路上心事重重,始终低着头思索着什么。不知不觉间,竟一头撞进了一个宽阔结实的胸膛之中。

孙思齐猛地回过神来,只觉得额头一阵疼痛,他一边伸手揉着脑袋,一边连忙道歉:“十分抱歉,二王爷,都是下官不好,方才只顾着想问题,以至于走路时分心,未曾留意前方有人,实在是对不住啊!”。

二王爷看着他那疏远的样子,心中犹如被千万根细针同时刺痛一般,难受得几乎快要窒息过去。他紧咬嘴唇,脸色苍白如纸,最终还是无奈地深深叹息一声,然后缓缓开口说道:“我今日前来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