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新的科考政令 (第1/2页)
五月的春风轻拂着人们的面庞,带来阵阵宜人的温暖与清新。这样明媚舒适的天气里,各地的考生怀揣着梦想与期望,如潮水一般络绎不绝地涌入了繁华的都城。
此时此刻,都城的每一个角落仿佛都被这些学子所占据。街头巷尾、茶肆酒楼,随处可见他们刻苦用功的身影。楚锦轩和孙思齐也漫步在这热闹非凡的都城之中,当他们走进杜老板经营的饭馆时,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只见一楼大厅内坐满了埋头苦读的考生,有的人一边匆匆扒拉着碗中的饭菜,一边还紧盯着手中的书卷;有的人则因为长时间的劳累而趴在桌上沉沉睡去,手中的笔却依然紧紧握着。
看到这番情景,楚锦轩和孙思齐心有不忍,生怕自己的交谈会打扰到这些专心致志的学子们。于是两人相视一眼后,默契地决定前往二楼的包间用餐。
进入包间,刚刚坐下,楚锦轩便忍不住感慨起来:“这些学子们可真是太辛苦了!”,孙思齐深有同感地点点头,应道:“可不是嘛,他们寒窗苦读数十载,只为了能够金榜题名,从此踏上改变自身命运的道路啊。”,说罢,他轻轻地叹了口气。
楚锦轩默默地给孙思齐倒了一杯水,然后稍稍压低声音,神色凝重地说道:“然而可悲的是,即便他们如此努力,若是在考试之时遭遇了不公平的黑幕,那之前所有的付出恐怕都会化为泡影,最终只能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
孙思齐压低声音,问道:“你对此事有何看法”,楚锦轩微微皱起眉头,沉思片刻之后方才缓缓说道:“这苏康丙既然已经收了他人钱财,那么接下来他必然会想方设法让那八人顺利考取功名。只是不知他具体将会采取何种手段来达成目的。”
孙思齐轻点下头,表示赞同楚锦轩的观点,并进一步解释道:“殿试之中,能够夺得一甲名次之人,即状元、榜眼以及探花,在科考成绩揭晓之后,依照惯例需要前往金銮殿接受皇帝陛下的亲自召见,并获赐官职。一般而言,状元会被赐予从六品之官职;而榜眼与探花则是正七品。由于他们有着较高的起点,故而升迁机遇众多,再加上时常伴随于皇帝身侧,拥有更多展现自身才华的契机,因而备受朝廷重视,其未来的仕途可谓一片光明。”
稍作停顿,孙思齐继续说道:“至于殿试中的二甲和三甲,都会被赐予进士出身。然而,二甲与三甲的人数相对较多。这些人在通过‘朝考’的选拔之后,其中一部分表现优异者方才有机会担任庶吉士。此后,他们还需历经长达三年时间的学习与考核,只有如此,方可决定是否能够留院任职或者外放至地方为官。其他二甲、三甲进士可直接被分配官职,主要是在六部主事、地方知县等岗位任职。
苏康丙不可能把这些人弄到一甲,四十根金条,给人家弄到三甲,也不太好吧。”
楚锦轩皱着眉头说道:“他究竟会使用何种手段把这八个人安插进二甲,太子殿下先前便已言明,每位老师仅仅负责批改十份考卷,而且每一张卷子都需要经由不同的两位老师分别修改两遍。如此一来,他又怎能知晓哪位老师会批改哪张卷子,更不用说还是两个老师参与批改”。
孙思齐道:“你身为礼部之人,难道连这点都猜测不出?自然是你们礼部保管试卷之处咯。”,楚锦轩闻言,猛地一拍额头,恍然大悟般叫道:“哎呀,我怎地竟将此地给遗忘了!只是……礼部此前发生过多起事端,如今戒备早已森严无比。他若想潜入其中,岂不是自投罗网?一旦行迹败露,那所有人的卷子可都要作废了”。
正在这时,杜老板亲自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走了进来,身后紧跟着武重。杜老板面带歉意地说道:“真对不住呀,二位大人。这几日店里客人实在太多,所以上菜速度稍显迟缓,还望二位多多包涵。”,楚锦轩连忙摆手笑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