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焉知其意 (第1/2页)

这贵公子带着两名随从,坐在一张案边,点了恰玛古羊汤、椒麻鸡、胡辣羊蹄、肉拌面和萨木萨等等,几乎把店里的特色菜点了个遍,还有两瓿酒,算上开张赠送的就有四瓿,显然很有品尝美酒佳肴的兴致。

听他问起食肆名字的寓意,谭怀柯解释道:“公子见笑了,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意思,不过是取自焉支山脉之外,西境新知之味。”

贵公子点点头:“唔,菜品的口味,还有方才的助兴之舞,的确是来自焉支山外,有别于大宣的异域风情。恕我冒昧,观东家相貌,似是胡人?”

“公子好眼力,我算半个陌赫人。”

“那贵店里的这些菜色也都是陌赫的口味吗?”

“这倒不是,我们的大厨是乌须人,入关多年,曾是本郡乐府里的掌勺。但我们菜品既不能说是乌须菜,也不能说是陌赫菜,而是将各种西境菜融合了边关大宣百姓的偏好,做了些许改良。”

“所谓西境新知之味,就是这般融合改良后的味道?”

“正是。”

“那我岂不是白来了?”贵公子面露遗憾,“我是第一次来边关游历,本就是想品尝一下地道的西境菜,今日刚好赶上贵店开张,满心以为案上这些就是最地道的了,结果东家告诉我这都是按大宣人的口味做的?”

有顾客感到不满,谭怀柯当即重视起来,问道:“容我先问一句,公子觉得今日点的这些菜好吃吗?”

“好吃是挺好吃的,你看我们都吃得差不多了。”他点了点身侧大快朵颐的随从,“还有这种没见过世面的,吃得停不下来。不过我原本就不是冲着好不好吃来的,而是想尝尝真正地道的西境菜。”

“原来如此,是我们误解了公子的意图,也没有向您询问清楚。”谭怀柯示意他们去看店内的菜牌,介绍道,“敝店的菜品的口味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口味选择上,每个菜牌还分有三个类别,这三个类别的说明标注在了所有菜牌的下方,分别是地道原味、尝鲜新味和特制口味。

“地道原味就是指这个菜品在其发源地的吃法,在调味上不做更改,以满足当地人或者向您这样乐于体验的客人的需要;尝鲜新味则是我们根据边关百姓的偏好改良过后的口味,公子您有所不知,大宣人的口味于西境人差别很大,有时候并不能适应最地道的吃法,既然我们的店开在大宣境内,到底还是要入乡随俗些。”

“说得有理。”贵公子听得津津有味,“那特制口味又是什么意思?”

“虽然前两种口味已大致能涵盖客人的需要,但若是客人有自己的特殊要求,我们会专门做标注,让大厨尽量按照客人的要求做菜。比如有人要求多加胡椒,有人要求一点点皮牙子都不能放,有人要求烤馕要做得很厚或很薄,诸如此类。”

“明白了,贵店考虑得很是周到。”贵公子道,“不过今日点菜时我并没有留意到菜牌下方的口味选择,伙计也没有特地问我想要什么口味的,这就导致我没有品尝到自己想要品尝的味道,东家你看……”

“这确实是我们的疏忽,开张首日,多半是伙计忙得昏了头,一眼断定您是大宣客人,就擅作主张地给您安排了改良过的尝鲜新味。”谭怀柯诚恳道歉,“对不住,您看这样成吗?您想品尝哪些地道的西境菜,我给您重新做一份上来。”

“这次也差不多吃饱了……”瞥见那个清空了盘子还意犹未尽的随从,贵公子无奈地说,“有劳东家,再给我们上一份烤肉吧。”

“好嘞,一份地道原味的烤肉,公子稍等。”

-----------------

谭怀柯交代下去,又跟跑堂的伙计再三嘱咐,务必要问清楚客人的口味偏好,不可再疏忽大意。他们食肆与别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口味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