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驰援2 (第1/2页)
崇侯关,这是大衍开国之时修建的雄关,与山海关并称天下雄关,其间驻扎着十万守军,为九边精锐之师,其主将雍国公侯莫陈庚乃沙场宿将,历经两朝,堪称大衍擎天之玉柱,架海之金梁。
“怪了,红楼里面也没他啊,看来这里不是那个我想的红楼梦,得小心了。”
行军路上,刘毅再次将雍国公的情报过了一遍,发现这位老将军真就如演义话本中走出来的一般,忠君爱民,骁勇无双。
“若真是如此,那我这遭当再多一分胜算。”
没人不敬如岳武穆,关云长之流的武将,刘毅也不例外,这位雍国公生于没落世家,自小被寡母抚养长大,少年时苦读不辍,得一方外之士青睐,授予武艺兵法,长成后投身军旅,靠着掌中双锏立下赫赫军功,搏下武侯爵位。
琰武帝在位时,以其为先锋大将,数次北征草原,最危险的一次,这位匹马双锏救得天子杀出乱军,忠心护主,天下扬名,后任崇侯关守将,治理一方,上下无不称赞,民间更是多有供奉,当今即位,特赐国公之位以慰其功,可以说,雍国公便是天下武夫楷模。
刘毅自小听着刘威讲着这位的故事长大,也亲眼看见崇侯关的居民安居乐业,他知道这等英雄不会为难他。
“只是这般英雄,怕是不会有围城之困,我若去了,怕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啊!”
刘毅细细思量过,崇侯关守将若是个无能幸进之辈,凭着他一身超凡之力,倒也能解其围,只是功劳大概要打个对折,可若是侯莫陈庚这般英雄,说不定会全歼来犯之敌,届时以雍国公治军之严,说不得会功过相抵,然后将他留在身边,悉心调教。
“这可就不好玩了,我可是要当俸禄小偷的,玩什么命啊!”
所以,刘毅打算让自己的行动合法化,这时,就要借一借四王八公的力了。
雍国公麾下有一偏将,名唤牛承业,是初代镇国公重孙,当今一等伯牛继宗嫡子,也是牛三的少主,在水峪堡被围的第一天,刘毅就想好了要做些什么。
首先,他知道牛承业需要军功,但雍国公麾下能人不少,他这样的外来户很难被重用,恰好此时蛮子大举南下,三十六堡被围,崇侯关随时都会遭受进攻,若要坚守,可以,只怕对方玩命,若要求援,也可以,不过要考虑后面有人使得绊子。
总之,崇侯关之危不难解,难得是怎么解得快,解得漂亮,刘毅就是要给牛承业一把快刀,去斩城外这团乱麻。
当然,牛承业不会轻易答应,一个素未谋面的百户忽然来信说要共谋大事,任谁都会这人不是疯子就是骗子,所以合作的条件是先解四堡之围。
水峪堡,金城堡,木户堡,火炽堡,这四堡守军在三十六堡中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数一数二,合到一处近万人,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倘若崇侯关激战正酣之际,有这么一支生力军从后方杀出,蛮子大军必然大乱,此刻里外夹击,若不胜只能说天命至此。
午夜时分,再次率军杀退城头敌人的牛承业暂且退了下来,他是一年前来到这里的,作为下一代镇国公当家,恢复国公爵位是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的,但是谈何容易,四王八公中,唯有二代荣国公贾代善做到,其余人皆是一代不如一代。
雍国公作为新晋勋贵中难得不与四王八公交恶的,来他麾下总有出头的一日,所以牛继宗费了不小的代价将嫡子送到了这儿。
牛承业也算争气,虽未立功,却也不犯错,一年下来,雍国公也没了那般生硬。
“可这不够。”
牛承业深知军功的难度,有能力没背景不行,有背景没能力不行,有背景有能力没时机也不行,此次蛮子犯边,他敏锐的觉察到这是一个好时机,尤其是牛三送来书信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