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啊?宫斗?我吗?(二十一) (第2/4页)

目光转到心爱的少年郎脸上,想起他的种种为难之处,不由得热血上涌,决定替他承担所有罪责,维护他和太后的关系:

“是臣妾言语上刺激到了舒贵人,让她得知了坐胎之药实则是绝育之药,一切都是臣妾的错,求太后责罚。”

“如懿啊,你”皇上当然明白如懿的意思,可她怎么能直接把坐胎药的真相说出来呢?

“好哇!皇帝,可有此事?”

“皇额娘,舒贵人年纪尚小,不宜有孕”

“胡说!你分明是不喜舒贵人是哀家挑选的人”

大清朝最尊贵的两个人就如同大马路上撕逼吵架的大爷大妈,毫无形象地针锋相对。一盏茶的功夫过去,太后被气得拍案而起、拂袖而去,临走前还不忘吩咐福迦:

“娴妃出言无状、惹下如此祸端,着每日掌嘴一百,以儆效尤!”

“皇额娘,如懿是无心之失,这惩罚未免太重。”

太后刚才是气急了,话一出口,世界意识登时在她脑子里一通乱洗,反而让她对如懿有些愧疚起来:

“罢了,那就改为掌嘴三十,小惩大戒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意欢的糊涂账就这么算了,皇上送走余怒未消的太后,叹了口气,又问起蒙古求娶公主之事。

如懿身为才女,自然要给李玉巧妙开脱。她故作镇定:

“臣妾之所以能得知此事,实则是因李玉公公闲聊时偶然间提及,可能是从御前行走的进忠那里听来的,未曾想,臣妾一时冲动,将这未经证实的消息脱口而出,反给李玉招来无妄之灾。”

李玉听心爱的娴主儿为自己这般开脱,感动得眼泪汪汪。进忠脸都吓白了:

“皇上明鉴,绝无此事啊!奴才对天发誓,从未对旁人提及过半点关于蒙古求亲之事。”毕竟令主儿也不算旁人,“如有半字虚言,天打雷劈,不得好死。”这招还是令主儿教的,说皇上就吃这一套。

“好了,好了,朕又没要治你的罪。”皇上面色冷峻,李玉向来偏心翊坤宫,自己忌惮太监势力,一直隐忍不发,如今也是时候清算了,“进忠啊,你觉得这是怎么一回事?”

进忠跪地,字字诚恳:

“启禀皇上,师父一向和娴妃娘娘私交深厚,或许也是出于好意,才私下里与娴妃娘娘提及。”

“李玉啊,你有何话说?”

如懿亲口承认消息是李玉说的,后者也无法反驳,咬牙认下了。

皇上目光如炬,似要看穿几人心思:

“李玉,你擅自传播朝廷大事,可知此乃大忌?你身为御前总管,更应谨慎言行,从今日起,你降为普通御前太监,以观后效。至于进忠…”

进忠头垂得极低,极力压制上扬的嘴角。

“念在你平日勤勉,朕便升你为御前总管太监,望你日后能更加尽心竭力,勿要犯此等错误。”

此令一出,殿内一片哗然。李玉面色惨白,却不敢多言,只能叩首谢恩,对进忠恨得牙都痒了。

如懿望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她本意是想为李玉开脱,却不料事态发展至此,李玉被贬、进忠得势。看来以后,自己也要多多温暖进忠公公才是。

翊坤宫外。

如懿身着淡雅的宫装立于院中,面容憔悴、眼神木然。

“娘娘,当众掌嘴,这这可如何是好啊。”容佩急得团团转,恨不得跑去慈宁宫给太后一巴掌。

“娴妃娘娘,太后有旨,让您在翊坤宫门内受罚,掌嘴三十。”太后身边的心腹李嬷嬷手持竹板、神色冷峻,大步流星地走向如懿。她身后还跟着几个粗壮的宫女,皆是面无表情,一副执行命令的模样。

如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