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弃子,都是弃子 (第2/4页)

而此计的核心点,就在于将印信兵符交给杨仪!

恰恰就是这一点,引发了后面的诸多矛盾。

爆发最激烈的,就是魏延。

想起魏延和杨仪这二人往日的诸多龌龊事,杨仪不由得苦笑起来:“性格决定命运,真的这样哦。”

平时工作中,因为物资调配,和纪律监督,魏延就多次和杨仪发生争吵,且都已经是公开的了,丝毫不加掩饰的矛盾。

爆发最激烈的时候,魏延常举刀刃指向杨仪作威吓,杨仪则往往是一开始争辩不休,等到魏延要舞刀弄枪的时候,他却又泣涕横流。用川人的话说。

就是“拉稀摆带”,不像个爷们儿。

但如此一来,魏延的名声也很快就臭大街了——你将堂堂正正的公事矛盾,变成了私人纠纷,好意思?你一个堂堂正正的征西大将军南郑侯欺负一个文人,算什么本事!

就连军队里的荆州帮子弟,有时候也看不过眼,觉得魏延闹得实在不像样子。

费祎常介入二人之间,为他们谏喻分别,以释其意。

因此,诸葛亮在世之时,可以各尽魏延、杨仪之所用者,全赖费祎从中匡救之力。

“但是,现在,诸葛亮死了。”马岱不由得一声长叹。

,!

“杨仪,也该来了吧。”

让马岱心心念念的杨仪,确实就在距离马岱不远处的山道上狂奔而来。

一开始,接受这个授权的时候,杨仪的心里也是打鼓得厉害。

说实在话,他是真的没有带过兵打过仗。

他就是一个长史,负责军中物资调度这一块的工作,这是他的专长。

而诸葛丞相却临终托孤,将大军印信交付与他杨仪!

在内心里,杨仪最怕的还是魏延。他注定不肯服从自己,万一闹出事端来,不可收拾。但诸葛亮的那封锦囊,给杨仪吃了一颗大大大大的定心丸。

看见是马岱而不是魏延带着大军迎接自己,杨仪觉得奇怪得厉害,魏延魏文长那老匹夫呢?那粗军痞呢?不是应该他带兵拦住我们吗?然后,我就激将他,问他:“你敢不敢叫三声‘谁敢杀我’?”

但现在,站在面前的却是马岱!

他们的大军都停驻在路边生火做饭,大路敞开无阻,一个上来拦截的都没有。

杨仪看着面前行礼的马岱,沉声问道:“马岱将军,我来问你——征西大将军呢?”

马岱沉声道:“启禀杨长史,魏延那厮谋反,已被某诛杀当场,其余逃散1000余众。”

杨仪心里一沉,“魏文长已被诛杀?”

马岱道:“正是!”

“首级何在?”

“首级在此!”

说着,马岱一挥手,手下军卒抱过来一个木匣子,里面却不正是那魏文长的一颗硕大头颅!

杨仪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想起往日在这狗日的魏延面前遭受的那些窝囊气,不由得恼火起来,一只脚便踏在魏延的头颅之上,指着骂道:“庸奴,有本事你再拿刀来威胁老子试试!”

说着,他还狠狠吐了一口痰在那头颅上。

然后,厌恶地挥挥手,让军卒将头颅拿开。

其实那头颅已经用生石灰腌制了一天,要说完全保持原貌原状,也是不可能的。但在每日心心念念要杀魏延这厮头颅的杨仪眼中,则必须要亲自确定——这厮是真的死了。

等军卒将魏延头颅拿开,杨仪看着马岱,一脸的疑惑不解,道:“马将军,却是为何?副将诛杀主将,还请马将军给杨某一个理由!”

马岱连忙拱手道:“魏延谋反,证据确凿——他带着这支队伍抢到前面来,本欲对长史不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